4月25日,乘聯會發布4月國內乘用車銷量預估數據:4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57.0萬輛,環比下滑1.3%。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預計50.0萬輛,環比下滑8.4%。
停放在露天車場中的車輛。時代財經攝
在銷量增勢放緩的背后,新能源汽車庫存壓力也日漸顯現出來。根據乘聯會數據計算,在今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150.1萬輛,零售銷量則為131.3萬輛。這或意味著,僅在今年一季度,就有近19.8萬輛新能源汽車擠壓在銷售渠道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較于新能源汽車,燃油車領域面臨的庫存壓力更加顯著。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簡稱流通協會)3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范圍內國六B非RDE車型(即未監測污染物實際行駛排放量的車型,不符合7月1日國六B新標)大約還有200萬輛庫存。由于國六B標準將于今年7月1日全面實施,清理國六B非RDE車型庫存已迫在眉睫。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以來,不少燃油車品牌開始進行降價促銷。但此舉并未顯著改善整體銷量。據乘聯會數據,今年3月國內燃油車零售銷量104.4萬輛,同比下滑7.9%。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車市消費不振、疊加降價帶來的觀望情緒,車企清庫存活動收效有限。為此,有部分經銷商開始呼吁延遲國六B實施日期、或設立過渡期,以更好清理不合標車型。
去年以來新能源車庫存猛增102.2萬輛?
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近年來持續增長,已成為汽車市場增長的核心力量。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的快速提高,行業的庫存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
據乘聯會數據,在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高達649.8萬輛,同比增長96.3%。同期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為567.4萬輛,同比增長90.0%。以此數字計算,2022年全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較批發銷量低出82.4萬輛。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82.4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未經終端零售市場流入消費者手中,或意味著擠壓在了銷售渠道中,成為庫存車。
進入2023年,新能源汽車庫存狀況并未改善。甚至由于一季度車市低迷、消費者購車意愿不高,新能源汽車面臨更大的市場壓力。
據乘聯會數據計算,今年1-3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50.1萬輛,零售銷量則為131.3萬輛。換言之,在今年一季度,或有約19.8萬輛新能源汽車擠壓在銷售渠道中。這也意味著,自2022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庫存量或已達到102.2萬輛。
值得關注的是,在產能恢復、消費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在短期內或還將面臨銷量增速放緩的壓力。
乘聯會4月25日數據顯示,4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預計157.0萬輛,環比下滑1.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預計在50.0萬輛左右,環比下滑8.4%,滲透率則預計由3月的34.2%下跌至本月的31.8%。
燃油車庫存難題更急 業界呼吁國六B延期執行
新能源汽車庫存逐漸增加,但其清理庫存的壓力或許并不如燃油車迫切。
據《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以下簡稱“輕型車國六標準”)規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車應符合國六B階段限值要求,且實際行駛排放(real driving emission, EDR)符合6B標準,即為“國六B RDE車型”。
不過,據流通協會調查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范圍內國六B非RDE車型大約還有200萬輛庫存,清理這些不合標庫存已成為不少燃油車企的當務之急:根據國六B標準,上述200萬輛國六B非RDE車型在7月1日后無法銷售、注冊登記。
時代財經就國六B非RDE車型銷售情況等問題,采訪了神龍汽車、東風日產、一汽-大眾等車企。一汽-大眾相關負責人表示,“確實產品節奏不一樣,(國六B非RDE車型)在陸續切換中”。東風日產方面表示,關于國六B(車型)切換,東風日產是按照國家相關排放法規推進,目前都在推進中。神龍汽車則回應稱,不排除經銷商存在不合標車型庫存,但現在所產車型均符合標準。
此外,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三月開始的汽車“降價潮”是企業在為國六排放標準車型換代清理庫存。不過就3月國內汽車銷量數據而言,此輪“降價潮”整體上并未改善燃油車的市場表現:今年3月,國內燃油車銷量跌至104.4萬輛,同比下滑7.9%。
不僅如此,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降價促銷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幫助品牌提高部分車型短期銷量,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對時代財經表示:年內部分新能源車企,以及燃油車品牌輪番降價,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消費者“買漲不買跌”,等著降價,持幣待購,進一步減緩了經銷商庫存出清速度。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受車企降價促銷影響,3月國內燃油小汽車價格整體環比下降1.9%。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燃油小汽車價格更是下降達4.5%。
在促銷不力的情況下,部分汽車經銷商們將希望寄托于政策端的改變。據界面新聞等媒體報道,在今年三月底,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呼吁將國六B排放標準的執行時間延后至2024年1月1日。該商會表示,即將全面執行的國六B排放標準為汽車經銷商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經向國內近百家汽車經銷商集團進行專項調研顯示,有98.89%的企業建議將國六B排放標準的執行時間延后至2024年1月1日,為汽車主機廠和經銷商留出相對充足的切換時間,消化現有不符合國六B排放標準的庫存新車。
與此同時,在流通協會的調查中,也有主機廠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對國六B非RDE車型給予6-12月的銷售過渡期,以利于汽車市場穩定。
對于延遲國六B標準實施日期或設置過渡期的提議,業內呈現不同看法。原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總經理、現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對時代財經表示,延緩國六B標準實施確有必要,有利于減輕汽車經銷商的經營壓力,并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避免“價格戰”引發的惡性競爭。
不過在紀雪洪看來,主管部門不會輕易改動這一標準的實施日期。一方面,主管部門會根據企業的壓力和真實的庫存狀況來做決策;另一方面,部分庫存壓力較低的經銷商對此訴求或較為有限,且比亞迪(002594)、造車新勢力等新能源車企較少受此影響。
(責任編輯:冀文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