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IT > > 正文

              5G網絡須根據用戶業務覆蓋 室內業務演進也更為重要

              2020-12-18 10:35:37    來源:C114中國通信網

              在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天線系統產業聯盟承辦的 “20205G 通信與天線產業技術報告會”上,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研究中心三室主任張濤表示,5G 網絡須根據用戶業務覆蓋與速率的需求,協同高、中、低頻率,形成高效協同的分層覆蓋,同時面向 5G 室內場景需求,中國聯通正在構建 5G“四升四降”微云基站新生態。而具體到天饋系統,應朝著定位感知、嵌入式 RCU、智能化運維、集束接頭、有源無源一體化、場景化特型天線等方向持續演進。

              高低頻協同,實現網絡靈活覆蓋

              張濤指出,在高低頻協同覆蓋能力增強方面,中國聯通重點推進 2.1GHz+3.5GHz 下行載波聚合演進與標準化,國際標準化、設備研發已支持,終端產業鏈于 2020 Q3 具備商用條件。初期支持 20MHz+100MHz 載波聚合,后期將支持 50MHz+100MHz 載波聚合能力,通過載波聚合充分發揮 2.1GHz 上行覆蓋優勢和 3.5GHz 下行容量優勢,實現上下行覆蓋能力的匹配,進而實現網絡的彈性覆蓋。

              FDD 中頻能力增強方面,伴隨著 4G 和 5G 網絡的長期共存,靜態的頻譜配置無法匹配動態系統業務分布,動態頻率共享(DSS)可以利用用戶業務在時間上分布的差異,提高頻率利用效率,實現 1+1>2 的網絡效能,實現 4G/5G 系統容量的彈性調整,目前已經開展相關試驗測試。

              與此同時,基于電聯共建共享 FDD 頻段連續大帶寬資源優勢,通過 1.8+2.1GHz 的跨頻段載波共享,可使用 2×90MHz 大帶寬,具備良好的覆蓋和容量潛力,而 FDD MassiveMIMO 是提升中頻譜資源優勢和應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張濤表示,中國聯通從 LTE 時代開始就推進 FDD Massive MIMO 創新,5G 共建共享為 Massive MIMO 帶來了更大的提升空間,為運營商提供 5G FDD 頻段大容量組網方案,為 5G 新基建提供新技術方案。

              另外,5G 業務應用特征與網絡能力要求差異化明顯,在超低時延能力增強方面,中國聯通正在打造可分級、可管可控的 5G URLLC 網絡能力,通過 URLLC 入門網絡、增強網絡和極致網絡賦能公眾用戶和行業用戶的多樣業務。

              此外,依托冬奧合作伙伴優勢,中國聯通加速推進毫米波技術創新,率先成立 “高頻通信聯合實驗室”,啟動 “冬奧場景組網試驗”。張濤表示,毫米波將為 2C 用戶帶來更佳體驗,將為 2B 行業帶來更優質網絡,高頻是未來無線通信的必然發展方向。目前中國聯通打造了 5G 毫米波 + MEC+AI 專網方案,助力科技冬奧,并已經組織開展冬奧實際場景毫米波試點試驗。

              構建 5G“四升四降”微云基站新生態

              5G 大量業務發生在室內,為此室內業務的演進也更為重要。張濤表示,中國聯通構建 5G“四升四降”微云基站新生態,來推進微云基站的演進。

              “四升”方面,面向 5G 微站產業演進,業界率先完成擴展型微站共建共享功能推進和近 10 個微站廠商測試驗證,持續推進 5G 微站向云化、融合化、開放化方向演進,創新智享上行和室內分布式 Massive MIMO 技術方案,提升室內業務能力。

              一是,提升網絡效能。在 5G 擴展型微站方面率先推進共建共享功能演進,實現基于 SA 的共享載波功能、基于 PLMN 的 5G 切換配置和專有優先級策略等功能。目前,近 10 家設備完成功能測試。

              二是,提升上行能力。面向 2B 業務超高上行速率需求,中國聯通創新提出 “智享上行”技術方案;將人工智能、靈活時隙、載波聚合、專享終端進行融合,同時在時域、頻域、空域和功率域方面進行增強。

              三是,提升小區容量。面向室內大容量場景,將室外 Massive MIMO 技術理念引入到室內,由多個頭端虛擬為分布式 Massive MIMO 小區;在實現小區容量提升的同時降低由于小區分裂帶來的干擾問題,大幅提升室內小區容量。

              四是,提升行業能力。為滿足 5G 千行百業應用需求,中國聯通致力于推進 5G 微站向云化、融合化和開放化演進;目前已完成多款 5G 云微站的測試驗證。

              “四降”方面,持續開展 5G 微站技術與產品創新,規劃了多樣化的 5G 社會化微站產品體系,業界率先完成 13 個廠商與現網 NG 接口解耦測試和常態化招募測試,制定統一的網絡協同,解決現網部署和網絡管理的痼疾,引領了 5G 微站產業鏈的發展。

              一是,降低部署成本。通過降通道、增功率、擴點位等 3 大舉措,實現擴展型微站設備成本和整體網絡部署成本的雙降低。

              二是,降低現網門檻。中國聯通率先完成 5G 微站廠商與現網 5GC NG 接口解耦測試,解決了 5G 微站與現網核心網的協議一致性、與現網 4G 業務移動性、語音業務連續性問題。

              三是,降低管理難度。為解決 4G/5G 微站部署中網管不統一的痼疾,聯通自主開發 4G/5G 統一管控系統,解決南向接口一致性、北向接口融合性、不同設備兼容性和智能管理擴展性問題,大大降低運維管理難度。

              四是,降低運營成本。為解決 5G 基站設備能耗高的問題,中國聯通積極推動 5G 微站硬件 SoC 芯片化和軟件節能智能化,推進硬件基礎能力和設備運行能耗雙降低。

              天饋系統持續演進升級

              具體到天饋系統,張濤認為,應朝著定位感知、嵌入式 RCU、智能化運維、集束接頭、有源無源一體化、場景化特型天線等方向持續演進。

              定位感知方面,天面頂部增加工參感知模塊,自動獲取實時工參信息(經緯度、方位角、機械下傾角),將參數回傳網管,實時監控。

              嵌入式 RCU 方面,天面底部增加嵌入式可插拔 RCU,故障更換更靈活。此外,通過 1~2 個電機調整所有端口電下傾角,節約端蓋面積,減少電機配置數量,降低成本。

              智能化運維方面,通過級聯工參感知模塊與 RCU,可實現遠程管理及調節天線電下傾角;再結合 AI 智能化運維平臺,進行遠程實時操作,節約人工成本,提高運維效率。

              集束接頭方面,當前集束接頭主要為 4 芯及 5 芯集束接頭,在滿足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可向 9 芯集束接頭演進。

              有源無源一體化方面,有源無源一體化天面系統,無需新增抱桿,直接替換現網天面,4G/5G 同掛高同覆蓋,且節省塔租,降低整體成本。同時還能實現全制式合一,全頻段合一,可支持 2G/3G/4G/5G 四世同堂,有效匹配極簡建網目標。

              場景化特型天線方面,作為常規天線補充,應對特殊場景,按需定制。透鏡天線:狹長型覆蓋、高容量場景;隧道天線:高增益,低成本;場館方波束天線:大容量,低干擾。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索尼在PS5廣告支出是微軟三倍 上市當天花費高達730萬美元
              下一篇:電信收入10月份出現向上增長 手機上網用戶滲透率出現新高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影院|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