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24日,文化和旅游部舉行第36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本屆音樂會由文化和旅游部、哈爾濱市政府主辦,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承辦,將于8月6日在哈爾濱市開幕。
音樂會以“相約音樂之城 唱響復興未來”為主題,堅持“國家級水準、國際化特色、群眾性參與”的辦節方針,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以禮贊強國建設、唱響民族復興為著力點,突出“打造品牌、參與廣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旨在推動專業演出與群文活動有機結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本屆音樂會設置了開幕式演出、全國性展演活動、中外經典系列演出、全國專業音樂學院教學成果展示、群眾文化活動、“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遺展示活動、“冰城夏都”時尚文化展示活動七大板塊。
其中,全國性展演活動包括第十五屆全國聲樂展演、全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兩項主體活動,將開展“一場一評”、專題研討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全國聲樂展演側重于聲樂領軍人才的選拔,主辦方從全國范圍內遴選172名聲樂人才,按美聲、民族和流行音樂3個組別進行兩個階段的展演,并選拔優秀聲樂人才,參加師生音樂會和由文化和旅游部舉辦的新時代聲樂領軍人才高級研修班。音樂會期間,主辦方還將首次舉辦全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來自全國14個省區市的交響樂團將在哈爾濱演出12場交響音樂會。
據了解,哈爾濱是聯合國授予的亞洲唯一一座“世界音樂之城”。近年來,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音樂之城”建設,積極推動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創新發展,用音樂培根鑄魂,以文化興城強市,讓世界在音樂中聽見哈爾濱。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經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本屆音樂會將突出呈現4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體現時代性、富于創新性。音樂會推出各類比賽、展演、展示等內容,謳歌新時代、展現新成就。二是體現多元性、彰顯國際化。音樂會匯集多種藝術形式的比賽和展演,將有2500多名國內外演職人員參演。三是體現融合性、推進產業化。音樂會不僅有全國性專業展演和權威的國際賽事,還將首次舉辦“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遺展示活動、螞蟻音樂節、國際音樂文化產業博覽會等活動,促進音樂藝術同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四是體現人民性、擴大參與面。音樂會單獨設立群眾文化活動板塊,專門設計演出內容,突出群眾主體、群眾受惠、群眾滿意,使“哈爾濱之夏”真正成為人民的節日。
目前,本屆音樂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中國旅游新聞網 見習記者范朝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