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 2020 年中國國際通信展主論壇、數字經濟領導者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介紹了 2019 年世界數字經濟發展的 5 大顯著特征。她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 5.2 萬億,在全球 47 個經濟體中位居第二。
縱觀 2019 年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情況,規模大是其首要特征。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 47 個具有代表性的經濟體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 31.8 萬億,較 2018 年增長 1.6 萬億,同期 GDP 增長 1.2 萬億,數字經濟的增長絕對值已經超過 GDP 的增長絕對值。排名前 5 的國家,其數字經濟的規模占 47 個經濟體數字經濟規模的 78.1%。這 5 個國家依次是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和英國。
第二個特征是占比高,數字經濟占 GDP 的比重正在穩步提升。2019 年,47 個國家數字經濟占 GDP 的比重平均為 41.5%,比去年提升 1.2 個百分點,同時發達國家占比達到 51.3%,是發展中國家的 1.9 倍。其中,德國、英國、美國,三國數字經濟占 GDP 的比重排名前三,占比分別為 63.4%、62.3%、61%。
第三個特征是增速快,數字經濟增速實現逆勢上揚,全球數字經濟平均名義增速是 5.4%,高于同期 GDP 名義增速 3.1 個百分點。2019 年,發達國家的增速是 4.5%,發展中國家增速是 7.9%,中國數字經濟領跑全球,同比增長 15.6%。
第四個特征是融合深,產業數字化成為整個數字經濟的主戰場。發達國家產業數字化的占比達到 86.3%,發展中國家的占比達到 78.6%。經分析,德國產業數字化占比超過 90%,產業數字化水平全球第一。
第五個特征是滲透強,數字經濟推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轉型升級。國家的整體經濟水平越高,滲透程度越深。目前,全球數字經濟對服務業、工業、農業的平均滲透深度分別是 40%、27.5%、3.5%。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面臨大幅度衰退,然而數字經濟是一枝獨秀。”劉多指出,全球的供應鏈正在進行深度的調整,這導致各國產業分工的格局不斷重塑,數字經濟在產業鏈改造和重構的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