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瓜視頻總裁任利鋒首次對外闡釋了 “中視頻”這個新概念,即時長在 1 分鐘至 30 分鐘的視頻內容,并宣布西瓜視頻將正式發力中視頻賽道。
事實上,“中視頻”雖然是新概念,但這一趨勢早已存在,并成為視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定位戰略專家顧均輝認為,短視頻和長視頻領域已經趨于固化,而中視頻還存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機遇。
與新風口并存的,是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視頻這個賽道,除了老玩家 B 站與西瓜視頻,還有新入局的微信、微博、愛奇藝、知乎等巨頭們。顧均輝表示,中視頻雖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各平臺能否借此實現增長,還是取決于自身的差異化競爭。
西瓜視頻補貼 20 億押注中視頻,探索抖音增量市場
“未來一年,西瓜視頻將至少拿出 20 億元用于補貼,與優秀的視頻創作者一同發力‘中視頻’賽道。”任利鋒公開宣布,未來,西瓜視頻和抖音將加強在中視頻內容、搜索服務方面的聯動,扶持雙端中視頻創作人。
同時,任利鋒首次對外闡釋了 “中視頻”這個新概念,即時長在 1 分鐘至 30 分鐘的視頻內容。與短視頻相比,中視頻絕大部分內容為橫屏,PGC(專業生產內容)占比更高,需要創作者投入更多精力。
長期以來,西瓜視頻始終面臨定位不清晰的問題,短視頻、長視頻、電影、綜藝等多個領域均有涉及,但都未達到頭部地位。如今看來,西瓜視頻將未來押注在 “中視頻”上。據任利鋒透露,“中視頻”也成為了西瓜視頻內部對產品的定義。
除巨額補貼外,西瓜視頻也將嘗試更多商業化的可能。目前,廣告、直播以及電商收入是中視頻創作者主要變現途徑。在任利鋒看來,偏欄目和節目化的內容,以及偏定制化的內容也很有招商價值。西瓜視頻接下來計劃推出連續性的中視頻內容,例如對談類節目等,相較短視頻,這類內容受眾更廣、商機更多。
西瓜視頻此舉也得到了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的支持。任利鋒表示,西瓜視頻將與抖音深度協同,抖音為西瓜視頻提供流量、產品層面的支持。具體而言,雙方會在創作者扶持、搜索服務、視頻模式、編輯工具等方面打通。
另一方面,西瓜視頻也反向對抖音的增量市場——中視頻領域進行補充。“中視頻的缺點是準入門檻和消費成本高,但比短視頻更能樹立人設和培養黏性。借鑒抖音的經驗和方法論,西瓜視頻首先需要找準目標受眾,解決內容生產的雙邊問題。”任利鋒認為。
“整個行業里,雖然已經有幾百萬的創作者開始嘗試中視頻,但真正的優質創作者還很稀缺。”任利鋒說到,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更多高質量的創作者涌現出來。借助平臺扶持,希望創作者們能夠找到規?;瘍热萆a的方式。
分析人士認為,“中視頻”這一概念的的提出,意味著其已區別開短視頻、長視頻領域,進入獨立賽道。其他平臺必然不會讓西瓜視頻 “獨美”,較大的可能是,因為 “中視頻”概念的確立,或許會讓各平臺從不同的定義探索和玩法中出來,快速統一到這個新賽道。
頭部玩家錯位發展
事實上,“中視頻”雖然是一個新概念,但這一趨勢早已存在,并已成為視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來看,業內普遍把 B 站與西瓜視頻看作中視頻賽道的 “頭部玩家”,二者最具行業發展潛力。
從用戶數來看,B 站與西瓜視頻都坐擁千萬級日活躍用戶。據財報,截至今年二季度末,B 站日活已達到 5080 萬;西瓜視頻今年雖未公布具體數據,但根據 2019 年 6 月發布的《西瓜視頻用戶畫像,當時西瓜視頻的日活已經突破了 5000 萬。
不過從細分用戶來看,二者存在明顯差異。第三方數據報告顯示,西瓜視頻的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 25~35 歲之間。性別、年齡層及城市分布上較均衡。B 站的用戶則主要集中在 Z 世代(95 后),CEO 陳睿在今年二季度財報會上表示,B 站的新增用戶和以前差別不大,為 20 歲左右的年輕人。
平臺屬性的差異決定了細分用戶的特點。另一方面,用戶畫像的不同,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個平臺的發展與定位。
依靠二次元內容起家,定位年輕人文化社區的 B 站具有天然的 UGC 內容屬性。最新財報顯示,B 站超過 70% 的內容由 UP 主(視頻上傳及創作者)提供。陳睿坦言,在 PUGC 層面,B 站有兩個使命,為用戶創造更好的社區,以及為創作者搭建更好的舞臺。
除此之外,B 站還擁有較強的用戶黏性,今年二季報顯示,B 站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高達 79 分鐘;2017 年上市以來,B 站 12 個月的新用戶留存一直超過 80%,大幅高于 “愛優騰”40%-55% 的留存率。
然而,B 站卻難逃虧損困境。今年二季度,B 站凈虧損 6.1 億元,同比擴大 76.6%;調整后凈虧損 5.67 億元,同比擴大 81.14%。因平臺特殊性,B 站的去廣告文化使其無法將流量進行有效變現。并且,過度依賴游戲營收的 B 站,各業務板塊間收入相差較大,變現能力并不穩定。
區別于專注社區的 B 站,西瓜視頻主打平臺戰略,并提出要全面對標 “YouTube”。此前,依靠字節跳動流量、現金及商業模式支持的西瓜視頻,常以今日頭條端內視頻欄目的形式出現,內容更偏向下沉市場。但與已經成熟的抖音相比,西瓜視頻還沒有明確定位以及專屬的消費場景。
任利鋒表示,未來,西瓜視頻將更聚焦泛知識、泛生活等領域,并借助字節的流量算法,與長、短視頻在內容上相結合。不過,對于此舉的最終成果,任利峰認為目前還不好預測。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中視頻市場還處于投入階段,B 站與西瓜視頻雖有較大發展潛力,但均存在弊端,究竟誰會從中脫穎而出,還需時間檢驗。
新老玩家搶灘布局,中視頻或成行業新風口
《2020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視頻已成為全民創作和消費的內容體裁,與此同時,長視頻、中視頻和短視頻的賽道也日益清晰。中信證券此前發布的報告認為,5G 時代,隨著內容平臺縱深不斷發展,用戶對內容質量的要求持續提升,視頻產業有望誕生 “中視頻”內容。
“縱觀整個視頻行業,不同于短視頻和長視頻領域已經趨于固化的行業格局,中視頻領域還存在著廣闊的市場空間與豐富的市場機遇,這樣的風口行業必然會帶來激烈的市場競爭。”顧均輝表示。
西瓜視頻與新榜聯合發布的《中視頻創作人職業發展報告》顯示:近一年高頻的視頻消費中,消費中視頻的用戶達 6.05 億,網民滲透率 64%,即每 5 個網民中就有 3 個在高頻消費中視頻。
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是隨之而來的更多 “攪局者”。2019 年,抖音宣布逐步開放 15 分鐘的視頻發布時長,快手同期也向部分用戶開放了 5-10 分鐘視頻時長的內測。
今年,幾乎所有頭部內容平臺都開始發力中視頻。4 月,對標 YouTube 的 “愛奇藝隨刻版”App 全渠道上線;7 月,微博啟動視頻號計劃,5 億現金扶持創作者;9 月底,微信視頻號上線 1-30 分鐘長視頻。10 月,百度推出獨立視頻 App“百度看看”,知乎則在首頁新增 “視頻”專區,重點發力 1 分鐘以上的知識類視頻。
顧均輝認為,根本上而言,大量公司進軍中視頻領域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中視頻的時長與表現形式正符合這樣的發展趨勢,它比短視頻在深度內容的呈現上更有優勢,比長視頻更容易留存用戶以及控制成本。從長期來看,中視頻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但各平臺能否借此實現增長,還要取決于品牌自身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中視頻是行業內的共識,也是為用戶提供更豐富更高品質內容的一個方向,但從發展前景而言,中視頻還是要依托短視頻的群眾基礎,想獨當一面恐怕為時尚早。”一位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