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學生和家長對“閱讀是什么?”“看完書不知道講的什么”“閱讀能力差”等問題表示困惑。2020年11月7日19時,閱讀王特邀中國成語大會總冠軍唐蕊通過直播的方式為小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教小學生用學成語的方法來學習讀懂一本書。
唐蕊:閱讀是我們終身的朋友,可以把“成語密碼”變成“讀書鑰匙”
直播剛一開始就有小朋友提問“唐老師,對你來說閱讀是什么?”唐蕊老師回答稱,“閱讀是一位好朋友,是我們終身的朋友”。這位朋友很神奇,有很多能力,可以帶我們穿越古今,與很多人對話,幫助我們開拓視野、長知識,是一位可以讓我們永遠進步的朋友。
唐蕊老師詼諧幽默地講到,我們可以通過記憶成語的辦法來記憶書本。記憶成語時,第一,可以用“撿珍珠式”的方法,通過了解成語背后的歷史人物或者神話故事來記憶成語;第二,可以用“吃面條式”的方法,記憶來源于古詩詞的成語,比如通過了解古詩詞“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學習掌握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這兩個成語;第三,可以用“造句式”的方法,記憶來源于口頭語、常用語的成語,比如“好自為之”“從長計議”;第四,可以用“糖葫蘆式”的方法,通過聯想近義詞記憶成語,比如表達“服氣”的成語有“心服口服”“心悅誠服”“五體投地”“甘拜下風”“自愧不如”;第五,可以用“圓圈式”的方法記憶相關性組合的成語,比如關鍵詞是“老鼠”時,小朋友可以想象老鼠的形象與性格,記憶 “賊眉鼠眼”“抱頭鼠竄”“鼠目寸光”“膽小如鼠”這類成語。
唐老師表示,學會記憶成語的方法后,同樣可以運用到記憶書本中來。比如,可以用上面提到的“撿珍珠式”的方法將一本書串在一起,重點掌握“是誰”“在哪里”“什么時候”“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樣”來提煉書本的關鍵信息;也可以用“圓圈式”總結書中情節。比如通過記住書中的一個人,來串聯起書中與他(她)相關的故事,進而了解他(她)在書中的位置,這樣記住書中的幾個人就可以把一整本梳理歸納起來。
家長提問“孩子讀不會”,唐蕊:沒有消化書本內容是癥結
直播過程中,有家長提問“孩子讀完書不知道講的什么內容?”唐蕊老師表示,關鍵是孩子還沒有吃透書本內容,不知道怎么消化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唐蕊認為最關鍵的一點是多看多聽多說多總結。多看,是對書本有一定的挑選,除了課本之外還有很多書值得去閱讀學習,比如閱讀王推薦的書籍是一定要看的,每本書不是看一遍就可以了,而應該多看幾遍,能讓我們得出更多的感悟;多聽,多聆聽別人對這本書的看法,通過交流來加深對書本的理解;多說,用自己的話把書本內容串起來;多總結,因為書是與我們交流的,告訴我們成長的道理。
讓孩子高效提升理解書本內容的能力,有名師指引更高效。據悉,曹文軒老師的名作《草房子》、《第十一根紅布條》、《青銅葵花》已經以“作家雙講師”課程的形式在閱讀王開講,“作家雙講師”課程,是由書的作者與閱讀王老師共同講授。此外,還有張之路老師的《羚羊木雕》、《第三軍團》,秦文君老師的《小香咕》、《調皮的日子》、《小鬼魯智勝》,周銳老師的《幽默西游》、《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沈石溪老師的《狼王夢》、《斑羚飛渡》等“作家雙講師”課程,也已經在閱讀王上線!與眾多名師一起讀經典,孩子消化書籍內容更高效。
家長提問“孩子讀不懂”,唐蕊建議因材施教
有家長苦惱于“孩子讀了好幾遍魯迅的《朝花夕拾》也懂不懂怎么辦?”唐蕊老師回答,“這需要看孩子多大年紀時讀的,在什么階段來讀的”,不同年齡段孩子適合不同的書。
閱讀王創始人趙鵬飛表示,不同年齡孩子,心智興趣不同,閱讀能力不同,需要因材施教。為此,閱讀王研發了“分級閱讀”課程模式。針對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閱讀計劃和閱讀書籍。通過科學正確的引導,培養小學生深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科學習能力。
家長提問“孩子閱讀能力不好”,唐蕊:根源是“孩子對閱讀沒興趣”
還有家長無奈道,“孩子閱讀能力不好,學校要求閱讀很多書籍怎么辦?”唐蕊老師答道,“閱讀能力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對閱讀沒有興趣”。只有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孩子才愿意讀,才能養成閱讀習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二者互為依托,興趣可以促進能力提升,能力提升則可以反作用于興趣的提高。
閱讀王專注小學閱讀5年,主張“愛閱讀、深閱讀、強理解、善表達、能力強”的教育理念,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2017年于北京成立,致力于“用閱讀推動小學生的持久進步、讓半億小學生愛上閱讀”。閱讀王創始人趙鵬飛表示,閱讀王的核心價值,是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孩子愛上閱讀,培養小學生深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科學習能力,實現持久進步。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