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93.43%的人生活在胡煥庸線(一條貫穿中國版圖的假想線段,用以說明中國人口分布區域差異)以東地區,這里長期依賴煤炭為主的火力發電,這同時也給中國帶來嚴峻的環境問題,大部分都市上空都被霧霾覆蓋。
那么,有沒有可能不燒煤炭,換用更清潔的能源呢?當然可以。但是,高效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均分布在西部偏遠地區,要想把西部這些清潔能源輸送到中東部地區,需要跨越2000多公里以上的距離,而要解決這么遠距離的能源輸送,就不得不提到一項全世界只有中國全面掌握并且開始大規模工程應用的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
在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輸送電力時,發電廠發出的電先要通過升壓變壓器將電壓升高至1000(±800)千伏以上,然后到用電地區再通過降壓變壓器將電壓降至220/380伏供用戶使用。特高壓變電站作為電力基礎設施的代表,其安全與否事關電網的整體安全,實現其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武漢 1000 千伏變電站日前完成二次設備掛網招標,基于飛騰平臺 CPU 產品的 “國產自主可控芯片直流特高壓繼電保護應用” 項目解決方案光榮上榜。這是國產自主可控芯片第一次應用于在特高壓變電站二次設備。此次基于飛騰 CPU 的特高壓變電站安全保護設備進行掛網試運行,并通過專項測試,將推動自主可控芯片在電網工程中的應用落地,為電力行業實現安全可控和數字化轉型提供“芯”動力。
武漢特高壓變電站新建二次及通信設備共 25 類,其中保護設備 10 類,自動化、直流電源及輔助設備 12 類,通信設備3類。通過充分論證,10類保護設備本期全部進行自主可控芯片試點,自動化、直流電源及輔助設備中 5 類進行試點,通信設備中1類進行試點,共計試點芯片設備16類,自主可控芯片試用率為64%。
特高壓輸電技術已成為繼高鐵、核電之后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第三張高科技名片,我們國家雖然起步晚了幾十年,但是在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和核心技術全面國產化上,絕對可以說是跑到全球第一水準。比如國內領先的自主核心芯片提供商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飛騰公司致力于提供以安全保障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將安全機制融入整個 CPU 產品安全架構之中,從核心層保障電力企業在發電、輸電、變壓和用電等關鍵環節的信息安全,為電力企業提供從端到云的各型設備核心算力支撐,助力電力企業構建具有清潔低碳、安全可控、綠色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
現在,我們的核心設備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90%,在邊學邊干的過程中完成了國產化,從關鍵設備到技術,中國的特高壓輸電一直處于國際領先的地位。不過,特高壓輸電目前還面臨能量儲存和對突發情況抗性等問題,要實現全面普及,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