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創投佳績 孕育海望資本再創輝煌
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中國最早一批由地方政府設立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浦東科創集團投資了近60只基金,投資項目超過1000多個,建立了龐大的、遍布全國的基金生態圈和項目網絡;建立海望科技創新聯盟,集聚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最優秀的企業200多家,科創板上市企業25家,孵化科技企業數百家,扶持了一大批浦東行業龍頭和潛在獨角獸企業,在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加快產業鏈的完善和升級方面表現突出,已躋身一流創投機構。
目前,浦東科創集團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約75億元,預計2021年底上市企業股票市值超過100億元,整體投資收益率224%。
海望資本作為浦東科創集團基金運營管理的核心平臺,管理集團發起設立的各類基金,也是集團市場化機制創新的重要載體。目前已發起設立并管理7只基金,包括上海航空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浦東海望知識產權股權投資基金、上海浦東海望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浦東海望文化科技產業投資基金、上海浦東海望公共衛生和大健康投資基金、上海海望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上海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基金等,資金管理規模已超過100億元。
作為創新價值的發掘者和培育者,浦東科創集團五年來致力于為創新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服務,深度聚焦硬科技,服務國家戰略,在扶持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企業的同時,推動了浦東新區建立起了多個產業集群,成為浦東高新產業發展的有力推動者,為建設浦東新區的產業集群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立足浦東“十四五”新階段 打造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
今年8月,《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產業規劃》)和《浦東新區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制造業規劃》)正式發布。《產業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浦東新區將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六大硬核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推進“中國芯”(芯片研發與制造)、“創新藥”(創新醫藥研發)、“藍天夢”(航空航天設備研發)、“未來車”(新能源汽車制造)、“智能造”(智能工廠建設)和“數據港”(數據基礎設置建設),推動浦東在新時期的高質量發展。
此次和合首創與浦東科創攜手,投資了上海浦東海望知識產權基金、上海海望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上海浦東海望公共衛生與醫療健康基金,圍繞科技、醫療等高新技術領域,為集成電路、生物醫療、高端制造等具有潛力的新興科技企業注入發展資本,推動“十四五”規劃下的創新產業孵化和集群,為浦東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金融支持。
成立于2016年1月的和合首創,注冊資本10億元,多年來不斷整合供應鏈金融、產業特殊機會投資、海外資產配置等多方面的優秀資源,并聯合產業內優秀的合作伙伴,致力于獨立可控的產業投資,為客戶提供綜合全面的投資服務。近年來,和合首創緊跟宏觀產業結構調整導向,持續為具有未來價值的新興產業提供支持,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資本動力。
緊跟時代浪潮 和合首創把握未來投資方向
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月27日舉行的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也指出,“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強調“專精特新”就是要鼓勵創新。新的發展時期需要新的發展方向,在中國注重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和合首創也不斷調整投資方向,保持創新勢頭,遴選出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領域進行投資支持。
和合首創董事長兼CEO林強表示,此次投資上述三大產業基金,正是基于和合首創對于浦東科創集團圍繞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認可和支持。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和合首創會保持創新步伐,以這三大產業基金投資為新的起點,持續推動中國創新產業集群發展,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加優質且具有投資前景的資產配置選擇。
站在“十四五”規劃的發展起點,和合首創將繼續積聚力量,抓住全球科創風口,與浦東科創集團一起求創新、求突破。在科技時代到來之際,和合首創著眼扶持硬核產業,服務好國家的科技戰略,在雙碳戰略下,以新的姿態持續關注ESG的投資方向,聚焦科技、環保、可持續發展領域,為中國接下來的產業轉型和跨越式發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