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汕頭市澄海區蓮華鎮,一條近2公里長的綠道如同一條翡翠項鏈,環繞在田野、村落之間,將田園山水人居融為一幅和諧美麗的畫卷。
自2021年7月以來,為助推鄉村振興全面發展,深圳對口幫扶汕頭駐澄海區蓮華鎮幫扶工作隊在蓮華鎮黨委的指導下,立足蓮華資源稟賦和全鎮域4A級景區定位,編制鎮域鄉村振興規劃,形成蓮華“多彩項鏈”的綠道網規劃,提出以生態綠道為鏈,有機串聯自然人文相呼應的生態景觀、生產生活相統籌的村落人居、農文旅相融合的農村產業,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同時,利用駐鎮幫鎮扶村專項資金推動鄉村振興規劃實施,啟動綠道建設5段12公里,目前已建成2條,多彩項鏈正在由藍圖變為實景。
(資料圖片)
其中,已建成的三洲灌渠國道段綠道項目路段總長2千米,是東里樟林-蓮華鄉村振興示范帶重要一段,也是蓮華綠道網關鍵一環,串聯下長寧村、上墩村、新樓村、西浦村,填補了蓮華田間綠道建設的空白,契合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修建前)
(修建后)
解民憂,改善通行暖民心
三洲灌渠國道段綠道在修建前是一條小土路,是周邊村莊的群眾出行的必經之道。尤其是幾個村莊就讀于蓮華中學、鶴浦小學的學生就有一百多名,學生上學、放學的時候,小小的土路也難免顯得有些擁擠。特別是遇到下雨天,路面泥濘、濕滑,學生們的出行存在許多安全隱患。來自鶴浦小學六年級的鄭同學對此深有體會:“我們上學走這條路是最方便的。以前這條路坑坑洼洼,下雨的時候經過總是會濺一身泥,而且沒有護欄,很怕掉到水里面去。現在這條路干凈平整又寬敞,河堤旁還種了許多漂亮的花,每天經過這里心情都很愉悅。”現如今,綠道的修建極大地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題,學生上學放學路上更加安全,家長也更加安心。
助生產,解決農民耕種難
三洲灌渠國道段綠道串聯農田近500多畝,在綠道修建之前,路面僅為一米來寬的素土路面,農資運輸、農機作業、農民下田都有諸多不便,部分田地呈現撂荒狀態。綠道修建后,道路拓寬了、變美了、交通也暢通了;看到美麗的綠道修到了家門口,村民們也主動對撂荒土地進行平整,還主動修建了連接綠道的機耕路,復種一批青棗、番石榴、蔬菜等農作物,將田頭寮整理得干凈敞亮,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沉睡的土地資源又活了起來。等到豐收季節,綠道旁的連片農田也將瓜果飄香。一邊與水相鄰,一邊又是滿目田園風光,三洲灌渠國道段綠道也將成為蓮華旅游新的打卡點。
強產業,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綠道建成后,也吸引沿線業主主動深化產業布局,拓展旅游業態,成了鄉親們眼中的興業富民的致富路。在G539國道往澄海連接線方向,位于三洲灌渠國道段綠道邊上,原本有一處獅頭鵝養殖場,是由西浦村民鄭家俊及其兒子共同經營。“綠道修建起來以后,路好走了,人流量也多了起來。我們這邊又靠近大自然休閑農莊,游客也多,就想著把原來的養鵝場地進行修整利用,種上草莓和蔬菜,讓游客到我們這里體驗農田采摘樂趣。”鄭家俊解釋將獅頭鵝養殖基地轉型升級為草莓園農莊的原因。
借助綠道修建的契機,鄭家俊把原有種植青棗的近十畝地和三、四畝養鵝場地重新規劃,保留青棗地,同時種上當地的特色水果草莓和季節性蔬菜,成為一個集休閑觀光、種植采摘為一體的特色農莊。目前草莓園農莊已經試運營一個月,吸引了眾多游客到此游玩,體驗采摘樂趣。
接下來,駐蓮華鎮幫扶工作隊繼續在蓮華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一同積極推進剩余綠道網的建設,近期即將啟動三洲灌渠鎮中段5千米的田間綠道建設,該段綠道的建成將把蓮華的沿江綠道和星輝綠道連接起來,真正實現鎮域鄉村振興規劃中的“山水翠環”成型,為做好“農文養研旅”文章打好基礎,為打造全鎮域旅游景區完善條件,綠道延伸的地方,將同步謀劃產業,注入更豐富的生態文化內涵,釋放更強的綠色經濟潛能。
(原標題《深圳對口幫扶汕頭蓮華鎮規劃建設綠道網:“多彩項鏈”串起鄉村振興路》)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緒山 通訊員 陳靜儀 文/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