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5月29日訊(通訊員 江奕涵)初夏陽光明媚,正是部分瓜果的收獲時期,天剛蒙蒙亮,清江橋鄉清泉村的蔬果大棚里就有了一群忙碌的身影,正在采摘當天要配送到生鮮超市的新鮮圣女果和水果黃瓜。
為改善集體經濟薄弱局面,2022年,新寧縣清泉村與清江橋社區聯合建設3個規模性蔬果大棚并全部投入使用。今年,蔬果大棚里又種植了水果黃瓜、圣女果、西瓜、羊角蜜、苦瓜、線瓜、辣椒等品種,目前黃瓜、圣女果正處于豐產期,單個大棚產出的月收入約為1.5萬元,不僅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收入,還為村民們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
(管理人員記錄蔬果生長情況)
班子引領思路清。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著力提高村(居)黨組織自我保障和服務群眾能力,清泉村及居委會“兩委”多次集體研究,聽取黨員和村民代表廣泛建議,并組織到周邊集體經濟先進村觀摩學習。綜合分析當地土地人居條件后,班子成員理清發展思路,到山東壽光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引入當地成熟的大棚建設和種植技術,種植高山有機蔬果就近供應本地蔬果市場。
產業發展模式明。蔬果大棚項目以“黨支部+大棚基地+農戶”形式運營,明確一周一匯總、一月一研究,實現村級集體與村民共同討論、共同增收。從前期的場地平整規劃、電力輸送架設、自動化滴灌和控溫保溫、自動送風系統建設,到棚架覆膜、蔬果苗培育試驗等,每個環節都進行了詳細分工,并對后期智能大棚和冷庫建設等進行規劃,推動項目做優做強。
經營管理方式優。蔬果大棚由“兩委”牽頭,發動村民積極參與。組織本地青年女性學習種植技術,由技術服務小組負責全程技術服務;“兩委”成員積極拓展市場,以解蔬果銷售后顧之憂。目前該項目產出的蔬果以供應本地生鮮超市為主、市場零售為輔,豐產期平均日銷售額在1000元以上。未來項目成熟后,還將擇優聘請職業經理人實行專營管理,同時鼓勵村民發展有機蔬果種植,形成規?;厣a業。
綠意盎然的大棚里各類蔬菜水果長勢喜人,悄然掛上的翠綠果實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村民們繪就了一片“幸福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