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報道,近日,一位江蘇鹽城媽媽曬出女兒中考成績742分,拿到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錄取通知書。女孩媽媽稱,孩子考的七年貫通培養師范定向生是有編制的,出來直接當小學老師。有網友表示不理解,認為家長目光短淺。
雖然不論從中職畢業生就業,還是升學角度看,中職畢業生的前景并不比進入普高的學生差,但進入中職還是被視為進不了普高之后不得已的選擇。因此,中考742分選擇七年一貫制報考專科定向,才被質疑“目光短淺”。
這種質疑,源于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我國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將職業教育定位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類型教育。而類型教育重要的“指標”之一,就是中考時的高分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的職業院校,而非按分數高低選擇普高或中職。
對此,我國近年來也推進了兩方面的改革。
其一,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職業院校在中考錄取時推出中本貫通、中高職貫通等。事實上,有些地方七年制中本貫通的錄取分數線甚至超過普高分數線。這是一個好的發展趨勢。其二,就是推進職普協調發展。2022年,中職招生與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為1:2.03,遠非職普相當的1:1。但就是如此,還有很多家長認為普職比太低,甚至還有家長建議取消中職,認為過早確定了孩子的職業方向。
其實,并不存在“過早定型”的問題,這是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做出的選擇。而這一擔憂在社會普遍存在,還是源于我國的職業教育地位低,社會存在“崇尚學歷、淡化技能”的人才評價導向。
當然,要吸引更多高分生選擇職業院校,也需要進一步優化我國職業教育的類型教育定位。由此,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成才選擇,而且能消除社會對普職分流的焦慮,“中考742分報考師范專科”自然也就不會上熱搜了。
□熊丙奇(教育學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