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原創 > > 正文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2019-07-31 09:00:45    來源:搜狐教育

              2019年7月22日,翹首企盼的科創板鳴鑼開市,25家上榜企業全線飄紅,截至當天收盤,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其中漲幅最高的安集科技,大漲400.15%,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約120倍,從結果上看首日答卷完美交出。

              從2018年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開始,后續一系列的時間節點都在印證著科創板的戰略高度:提出到首批受理企業公布僅相隔138天,到正式開板僅相隔259天。

              從首批上市的25家企業行業分布來看,過半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高端裝備各占20%,剩下的8%被生物醫藥瓜分。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相比之下,證券化之路走的轟轟烈烈的教育資產,鮮有身影,熱鬧終歸是別人的熱鬧。

              如果筆者假設,所有企業對于科創板都有一顆向往之心的話,我們想從客觀事實上來分析看看,教育企業有沒有資格在這場科創資本盛宴中大快朵頤?

              先擺結論,很遺憾,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在展開討論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站在宏觀的角度和國家高度而言,科創板設立的目的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金融開放、落實科技強國戰略。科創板定位在服務成長到一定規模的科技創新企業,是交易所注冊制的試點實踐,也是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新嘗試。

              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短板,是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將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做出更為妥善的差異化安排,增強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創新企業發展成果。

              說句白話就是,科創板給了一批前期成本投入大,故暫時未盈利的科創企業一條募資的通路,讓金主爸爸為他們的前途買單,所以在上市的標準中會出現不看利潤看科研。

              下面是上交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中對于普通企業,明確的5套上市條件,另外針對紅籌企業和存在表決權差異的企業,設立了更優惠的專屬標準,共計公布了11套上市標準。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不過,從現已受理的企業來看,其中超過85%的企業選擇的是標準一,即仍是以估值和凈利潤做為依據。

              再來盤一下相關企業,截至2019年7月21日,受理企業已達149家。其中,25家已上市,88家處于“已問詢”狀態,6家提交注冊, 3家注冊生效,24家已受理,1家已過會,1家中止,1家終止。

              在科創的大前提下,受理企業主要集中在以下18個類別。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可見,不僅已上市公司里沒有教育企業的身影,連受理企業也難覓蹤跡,這就引出了筆者心里的疑問,教育企業是不想還是不能?

              下面筆者將對照標準,一一進行判斷。

              撞上風口

              拼市值可以一搏嗎?

              先用大部分企業選擇的以市值和利潤這條標準來對比。

              面對10億、20億甚至40億市值要求,乘著風口而起的教育科技企業并不是特別難達到。

              億歐智庫整理了目前未上市的部分教育科技企業估值情況,不完全統計上榜企業39家。

              整體而言,K12教育培訓上榜企業最多,達到11家,總估值超過700億人民幣;語培機構以1家的差距略后,總估值約600億。從個體來看,少兒英語賽道的VIPKID以超過200億人民幣的估值位居市值第一。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不過,一旦涉及到凈利潤或者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大部分企業估計只能報以禮貌而不失尷尬的微笑。

              K12賽道的不少上榜企業都還在一對一轉型的陣痛之中掙扎,是否盈利還得回歸到討論在線學科培訓商業模式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不論是依靠工具產品而積累大量客戶而起,還是借助互聯網+高客單性感概念而生,在快速放量增長后都殊途同歸回到教學本身,卻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一對一”的模式對于教育“血統”并不純正的教育科技公司來說,無疑是最易切入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從線下的前車之鑒來看,絕大部分甚至80%的一對一首單都無法盈利,對于用戶續費的依賴性極高,否則就是成一單虧一單,依靠大規模營銷投入買來的用戶留存率不理想,困住了所有一對一學科培訓企業。

              “燒錢”成了這些企業最顯眼的標簽。

              所以更具有“規模經濟”同時兼具“效果”的班課成了第二步棋,幾乎所有的企業又在同時先后轉向小班課業務,且不說小班課的要求遠比easy模式的“一對一”復雜的多。在目的明確,以應試剛需看到效果的K12階段,好老師,好效果成為付費的唯一標準,而教育行業里的從業者都知道的一個道理就是,最好的老師都是在教大班。

              這又使小班課陷入了進退兩難。教師的教課能力還沒有得到磨練,教研體系和課程設置還沒經過用戶和時間的打磨。一只羊還沒放好,就趕進來一群羊, 本來設想的“經濟”、“效果”兩手抓,可能兩手都沒抓住。

              從另一個較為突出的語培賽道來看,同樣面臨著上述問題。加上少兒英語本身更低的天花板,講完故事之后,把故事做圓更有難度。

              從筆者得到的消息來看,就連部分上榜企業過得都并不輕松,裁員、轉型、同質競爭價格戰、獲客成本高居不下,能把現金流做好就已經心滿意足,根本無暇顧及盈利。哪怕是最頭部的VIPKID都面臨自身沒有建立起造血能力,融資難的尷尬局面。

              相似的,走到今天,不論是K12還是語培似乎都是在被外力裹挾著,從一個模式變到另一個模式。當下,AI又成了最熱門的概念。不同品牌,走在AI偽直播,或者AI老師的路徑上,相似的產品層出不窮,不過這條路會好嗎?企業在技術上的積累經得起考驗嗎?

              檢驗科研

              教育科技企業全線崩潰

              回到科創板的話題上來,如果說看現階段的盈利沒戲,那教育科技企業主打的“AI”牌做到了研發壁壘,甚至國際領先了嗎?

              答案更加殘酷。

              對于如何判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上交所在科創板保薦人培訓班重明確了6條細致的標準,分別是:

              1、是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否權屬清晰、是否國內或國際領先、是否成熟或者存在快速迭代的風險。

              2、是否擁有高效的研發體系,是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

              3、是否擁有市場認可的研發成果。

              4、是否具有相對競爭優勢。

              5、是否具備技術成果有效轉化為經營成果的條件,是否形成有利于企業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是否依靠核心技術形成較強的成長性。

              6、是否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否服務于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等國家戰略,是否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簡而言之,就是專利、落地程度和企業所處行業的先進性。

              誠然相比于制造、制藥等高研發基因的行業而言,教育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工作,不過現實與轟轟烈烈宣傳之間的差距遠比想象更大。

              熱是真的熱,泡沫也是真的大。

              億歐智庫將上述提及的39家企業在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軟件著作權、作品著作權數量上做了一些整理。

              單從這一表格中看到,企業的估值與科研的代表性指標雖然不是一一對應的,但確實也呈現出一定的正相關。

              全靠同行襯托,編程貓和VIPKID在專利數量上,不完全是科研水平包含了外觀專利在內,遙遙領先其他企業。在K12的賽道中,乂學和阿凡題相較于其他企業有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數量也不過20出頭。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盡管不是所有企業都把自己往人工智能概念上去靠,可能僅從一個主體公司入手,也難免有失偏頗,但管中窺豹,這些頭部教育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整體并不理想;某些標榜科技的教育企業,在技術上的投入確實讓人汗顏,沒有專利傍身的教育科技公司仿佛皇帝的新裝。

              在此,筆者想再拉一個上市公司出來對比,對應到標準二,看看最近三年的累計研發投入能否占到三年營業收入比例的15%。

              英語流利說自面世一來,就主打專注于AI老師,去年登陸美股,正式成為“中國AI+教育第一股”。筆者認為它可以作為AI+教育的代表性企業。

              從英語流利說的財報披露數據來看,自2016年-2018年,英語流利說三年間總營業收入為8.15億,研發費用占比達到29.2%。

              什么是科創板以及如何才能登上科創板?

              好在,教育科技企業最后的尊嚴算是保住了。

              寫在最后

              在教育行業全面AI時代大的口號下,筆者只能說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

              行業企業確實到了去偽存真的階段,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教育投資圈資本的狂歡聲逐漸遠去,企業如何說到做到,真正實現通過技術來變革行業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教育企業是否有緣科創板,只是一個由頭。沒有盈利,沒有科研,這屆教育企業將何去何從,我想各位心里自有定論。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數學哪家強 論資歷,北大堪稱第一
              下一篇:92歲退休老師補課19年 沒收過一分錢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亚洲人成9999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