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洋臺風確定失蹤?
(資料圖)
持續的悶熱桑拿天對于很多南方朋友來說,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候。比如福建福州,在副熱帶高壓6月下旬增強后,從6月25日到7月4日已經連續10天出現高溫,而且每天都是濕度不低的狀態,是經典的桑拿高溫模式,讓不少網友直呼受不了。這個時候,也有不少人吐槽:臺風呢?趕緊來救一下啊?
太平洋上的臺風是影響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它帶來的風雨會造成破壞,但在盛夏時節,臺風活動也可以在炎熱的伏旱期帶來降水、降溫、減少高溫日數等效應。然而,今年太平洋上的臺風卻異常稀少,截至7月4日,西太平洋只有三個臺風生成,分別是今年4月的熱帶風暴珊瑚、5月的超強臺風瑪娃和6月的臺風古超。對比起來常年同期應該有近5個臺風生成,今年的臺風活動明顯的偏少了。
中央氣象臺的中期天氣預報中則指出,未來10天,南海中部海域、菲律賓中部以東洋面有熱帶云團活動,但發展成臺風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預報中也表示,未來10天,江南中南部及華南地區多35度以上高溫天氣,高溫日數一般有6~8天。這樣來看的話,接下來臺風將持續失蹤,南方多地將繼續高溫肆虐。比如福州,未來一周都是無窮無盡的高溫天。
二、今年將成最熱一年?
那么,太平洋上的臺風為什么會持續失蹤呢?這可能和今年太平洋上的海溫分布有關。今年以來太平洋上的拉尼娜迅速消退,而厄爾尼諾現象則開始發展。這個轉變的過程會導致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可能抑制了臺風的生成和發展。
由于太平洋上的臺風持續失蹤,我國南方地區開始受到了強烈高溫的影響。那么,今年太平洋上的臺風還會回來嗎?我們能否會迎來一個特別酷熱的2023年呢?
三、臺風中旬或將啟動,1至2個登陸我國
7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回顧6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發布7月氣候趨勢預測及防災減災建議;公布《2022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等。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指出,預計7月,松花江、嫩江、遼河、淮河及長江中下游可能有較重汛情,全國其余大部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至4個熱帶氣旋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至2個登陸或明顯影響我國華南或東南沿海。
從這一預報上看,今年太平洋上的臺風確實失蹤了一段時間,給我國南方地區帶來了高溫天氣。但是,這并不代表7月就不生成臺風了。中國氣象局預測認為,在7月中旬和下旬,西太平洋和南海將有2~4個臺風生成,更多臺風將有望在下半年回歸。
比如已有超級計算機預報認為,在7月中旬,菲律賓以東有熱帶系統活躍的跡象,有一定臺風活躍期重啟的可能性。總的來說,我們應該做好防范臺風和高溫的雙重準備,關注氣象部門的預警信息,迎接一年中天氣最激烈的盛夏時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