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深藍汽車(ID:shenlanauto)
作者 | 頭文字R
繼OpenAI之后,馬斯克又一投資的公司,火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Alef Aeronautics公司的電動飛行汽車Model A,剛在7月初獲得合法飛行許可,就讓不少富豪們坐不住了。即便要等到2025年第四季度才正式開始量產,卻依舊擋不住富豪們激情下單。
據Alef Aeronautics最新宣布,目前訂單已經達到了2500輛,年底時這個數字也僅僅是400輛。這2500輛中,包括2100份個人定金,和400輛與企業簽訂的汽車銷售協議。
據了解,Model A 的售價達到了3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14萬元。定金主要有150美元和1500美元兩種,區別是前者為普通客戶,后者可以在交付時優先提車。
也就是說,僅僅是個人定金,Alef最少就收了31.5萬美元,最多可能有315萬美元。如果這些訂單完成交付,Alef總計將獲得7.5億美元的收入。
真正“陸空兩棲”的飛行汽車
一直以來都有人吐槽,為什么飛行汽車明明沒有輪子,長得還像一個“放大版的無人機”,為什么卻叫“汽車”。
據《福布斯》報道,目前飛行汽車的產品路徑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采用陸空一體設計,“能跑也能飛”;另一種則是以垂直升降載人飛行器,也就是eVTOL。比如小鵬匯天旅航者X2、吉利沃飛長空AE200,就是后者。
事實上,就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來看,eVTOL是絕大部分企業選擇的研發重心,也是相比之下,最接近“上路”的設計。
比起市面上更多只能飛不能跑的飛行汽車, Alef Model A 更像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科幻載具,更符合人們想象中的飛行汽車:既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同時也可以像傳統汽車一樣在道路上行駛。
Alef的創始人吉姆·杜克霍夫尼(Jim Dukhovny )是一位科幻小說的狂熱愛好者,成立Alef也是為了能夠造出電影《回到未來》中的飛行器。
從外表看起來,Model A與普通汽車無異,但實際上搭載了多個螺旋槳,采用了八旋翼式設置,配備有8個直徑大約為61cm的電動螺旋槳,而車殼上面的網狀結構正好可以讓空氣通過整個車身。
中間的球形座艙獨立于外部車身,當駕駛員開著這輛飛行汽車在空中飛行時,座艙會向一側旋轉90度,起飛后駕駛員會面朝車身一側飛行。向前飛行時,整個座艙會通過萬向球來保持平衡,從而不受車身傾斜的影響。
動力方面,Alef Model A采用純電驅動,在地面行駛的續航里程可達322km,飛行續航里程為177km。
不過作為汽車,Model A只是一款 “低速車輛”,只能以25英里(40公里)以下的時速行駛。實際這也符合美國大多數州的法定速度限制,滿足法規要求。
群雄逐鹿
飛行汽車其實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新事物。世界上第一輛飛行汽車誕生于1917年,由 飛行汽車之父格·寇蒂斯創造,雖然最終并沒有真正飛上天,但實現了短距離的飛行式跳躍。
而近十年來,飛行汽車涌入了一大批新玩家。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飛行汽車公司數量超過200家,主要集中在美國及歐洲地區,包括空客(airbus)、波音子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阿斯頓·馬丁、通用汽車、大眾汽車集團、uber等飛機制造公司、汽車制造公司及科技公司。
國內也不乏有一些玩家,如小鵬匯天、吉利沃飛長空、廣汽等。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 2018 年 12 月初發布了一份長達 85 頁的報告,指出到 2030 年飛行汽車行業在全球將形成 3000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計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產業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
可以說,新能源汽車后,飛行汽車或將成為下一個卷起來的新事物。
前面提到了,飛行汽車主要有兩種技術路徑,一種是陸空兩棲,能飛能跑;另一種則是只能飛。其中后者是目前絕大部分入局企業選擇的研發重心。
不過,要說目前世界上能做到真正陸空兩棲的飛行汽車,除了Model A,國內的小鵬匯天也一定有姓名。
雖然小鵬匯天的旅航者系列都是eVTOL,不過,其第六代飛行汽車則和Model A一樣,是全球少見的能夠真正實現陸空兩棲的飛行汽車。采用可收放的機臂和可折疊的槳葉結構,可實現陸地出行和空中飛行兩種場景下的自由切換。
但這種設計也注定了它的重量不輕——有接近2噸。在去年10月底,小鵬匯天宣布,該飛行汽車樣車已經實現首飛。如果順利的話,將在2024年,搶先Model A 一步實現量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