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也是世界面積第38大島。寶島臺灣位于我國東海南部,西依臺灣海峽(屬于東海),東瀕太平洋;東北與日本琉球群島為鄰,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望,面積3.58萬平方千米。臺灣地區行政區劃包括: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6個臺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義、屏東、臺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下面來講一講臺灣島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臺灣島衛星圖
一、不為人知的故事(歷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臺灣島自古以來就屬于中國,據史料記載,中國大陸軍民經營臺灣島,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代。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臺灣),吳人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到了隋代,隋煬帝楊廣曾3次派人到臺灣,“訪察異俗”,“慰撫”當地居民。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間,大陸沿海人民,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居民,為了躲避戰亂兵禍,紛紛遷入臺灣,從事農耕生活。到南宋時,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并派有軍民屯戍,從此大陸和臺灣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系日漸頻繁。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趁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入侵臺灣,臺灣逐漸淪為荷蘭的殖民地。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臺灣。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簽字投降,成功收復臺灣。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逼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于臺北舉行,臺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在祖國大陸解放的前夕,蔣介石以及國民黨的部分軍政人員跑到臺灣,依靠美國的庇護與支持,在臺灣維持偏安局面,使臺灣與祖國大陸再度處于分裂狀態之中。
歷史上的臺灣
二、不為人知的故事(文化)
在百度、高德地圖上會看到臺北市很多街道都用大陸的城市命名,例如嘉興街、吳興街、文昌街,還有南京東路、重慶北路、杭州南路、成都路等等,包括松山機場,感覺就像是置身于大東北的懷抱當中,周圍環繞著敦化街、富錦街、撫遠街、饒河街、舞長街等等以東北地名命名的街道,在距離松山機場不到兩公里,還有一個地鐵叫西湖站,從某種意義上講,臺北市的每一條路都是回家的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那時候的臺北街道均以日本統治期間命名,臺北的車站叫“日本驛”;政府所在地叫“總督府”;圓山飯店叫“臺灣神宮”;從總督府通往神宮的筆直大道叫作“御成大道”。
1945年11月臺灣省官員決定重置臺灣各縣市街道的名稱,來自上海的建筑師鄭定邦通過發揚中華民族的精神,就將中國地圖上那些地名依照東西南北的方位被一個個寫在了臺北街道上。所以,臺北的這些道路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臺北夜景
臺灣日月潭
三、不為人之的故事(美食)
在臺灣省能看到大量我們熟悉的美食,例如柳州螺螄粉、山東餃子、山西刀削面等等,江浙菜更是遍布臺北市區,例如金華火腿杭州小籠包、麻辣面、溫州大餛飩、寧波生煎包、嘉興肉粽等等。關于寶島的美食“三杯雞”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一直以來“三杯雞”都是臺灣響當當的名菜,其實“三杯雞”最早起源于江西寧都,相傳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不幸被俘入獄后,當地一位老婆婆得知之后就帶了一只雞和一壺酒到獄中探望。一位江西寧都的獄卒幫助把雞收拾切塊兒,在瓦罐當中倒入了三杯米酒,小火煨制,這就是“三杯雞”的起源,這道菜也是文天祥的最后一頓飯。后來這位獄卒回到家鄉,“三杯雞”這道菜從此就落地生根,再后來這道名菜傳到了臺灣,成為了寶島的一道名菜。
四、其他不為人之的故事
1、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其校訓和國內的清華大學是一樣的,也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2、除了北京有故宮博物館外臺灣也有故宮博物館。
3、只有2400萬人口的臺灣,卻有6000多個姓氏。
4、臺灣是我國降雨量最豐沛的地區,其年平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幾乎是世界平均降雨量的三倍。
5、臺灣日照充足,平均地區年日照時數為2100小時左右。
6、臺灣便利店密度為世界第一,全臺已有9000多家便利店。
7、臺灣地區手機持有率世界第一。
8、臺灣的大專院校密度,世界第一,全臺共有133所大專院校。
9、臺灣有三座核電廠,密度名列世界第一。
10、珍珠奶茶起源于臺灣。
2022年7月份,國家官方公布了一份公路網的規劃,其中有一條從福州直接到臺北的高速公路,計劃完成的時間是2035年,希望祖國早日統一,寶島臺灣能夠早日回到祖國媽媽的懷抱。
臺北故宮博物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