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訊員 王成凱 ?譚明明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9月27日,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西氣東輸第一站壓差發電工程正式投運,成功通過壓差動能回收系統發出“零碳”電,這標志著西氣東輸第一站成為塔里木油田首個零碳油氣場站。
該工程于今年4月14日開工建設,主要新建了1臺壓差發電機組及其配套設備。工程年發電量可達520萬千瓦時,所發電量將全部輸送至附近高壓配電室,為周邊油氣生產場站提供能源。據悉,這些“綠色”電力每年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3335噸,可完全中和西氣東輸第一站全年裝置驅動、管道維護、輸供氣等日常生產中的碳排放,實現場站零碳運行。
石油人忙碌在工程投產現場。譚明明 攝
利用天然氣壓差發電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回收利用技術。據了解,以往天然氣由高壓管網進入低壓管網時,通常采用節流的方式降低天然氣壓力,不僅將余壓動能白白浪費,而且極易對后續管線造成低溫結冰堵塞等安全隱患。
據介紹,該工程原理是將輪南-庫爾勒輸氣管道中的調壓閥替換為膨脹機設備,利用天然氣進站調壓過程中產生的壓差能量,進行動能回收,進而驅動發電機發電。運行發電過程不消耗天然氣,不產生污水、廢氣及固廢等,讓西氣東輸第一站在供應天然氣資源的同時,還能源源不斷地生產“零碳”電。
緊密跟蹤壓差發電機運行指標。王成凱 攝
據悉,西氣東輸第一站位于全長4200公里的西氣東輸管道一線最西端,承擔著塔里木油田85%以上的天然氣外輸任務,是連接天然氣上游各氣田和下游輸氣管網的重要樞紐站,年供氣能力達400億立方米。目前,該站人員正緊密跟蹤壓差發電機運行指標,精細運維管理,為后續推廣應用做好技術經驗儲備。
“在天然氣開采、輸送和利用過程中,天然氣壓差巨大,該技術在長輸管線各級分輸站、調壓站、門站等均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節能減排、生態環保效益顯著,后續可進一步推廣使用。” 塔里木油田油氣運銷事業部總工程師兼特種設備安全總監張朋崗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