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 正文

              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所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

              2021-09-10 15:45:48    來源:科技日報

              七十年前,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戰斗機的重要作用和加強國防建設的長遠考慮,黨中央做出重大決策,舉全黨全國全軍之力發展航空工業,新中國成立了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沈陽飛機設計室,這也是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前身。

              自此,新中國有了自己的飛機設計研究力量,開啟了自行設計飛機的進程。在此基礎上,1961年8月3日,新中國第一個飛機設計研究所——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正式成立。

              一支平均年齡僅22歲的隊伍,一批充滿朝氣的年輕人,遠離城市的繁華,偏居一隅,在一張張簡陋的書桌上,繪制出我國自主設計研制戰斗機的新時代。

              從荒蕪中崛起,在風雨中翱翔,在創新中前行。作為我國飛機設計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沈陽所努力完成新中國賦予的歷史使命,成就了一個屬于幾代人的戰機設計傳奇。

              2021年8月3日,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迎來六十華誕。

              從無到有探索飛機設計之路

              穿過歷史長河,一架架新型戰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守衛著祖國的領空。殲8、殲11、殲15、四代機和無人機,五大系列40余個航空裝備重點型號,展現出與世界強者同臺競技的斗志和能力。

              六十年發展歷程,留下許多熠熠生輝的名字:徐舜壽、黃志千、葉正大、劉鴻志、顧誦芬、管德、李明、李天、楊鳳田、孫聰、羅陽……這些為新中國航空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名字,承載著“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

              航空工業代表著國家的工業水平,關乎著民族的生存安全和國家的發展利益。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所)自誕生之日起,肩負的就是探索新中國飛機設計之路、研制先進航空武器裝備的神圣使命。

              從無到有、從二代機再到第四代、從陸基到海基、從有人到無人。六十年來,每一架新型戰機搏擊風雨,都凝聚著航空報國情懷,展現出全所上下堅定的信念和勇于創新的追求。

              “沒有獨立的辦公場地,沒有先進的試驗設備,沒有足夠的技術經驗,只有航空報國的初心和不懈攻關的決心。”在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座談會上,參與設計各型號的科技人員回首往事,道出心中的感慨:當我們的戰機在閱兵式上騰空而起,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這是我們最激動也是最榮光的時刻。

              從百余人的飛機設計室起步,到成立之初的近千人隊伍,如今已培養出6名院士,擁有航空工業集團首席專家11人、特級專家26人、一級專家31人等2000余人的一流科研團隊,成為我國重要的戰斗機設計研究基地和航空英才的搖籃。

              六十載風風雨雨,變的是體量,不變的是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薪火相傳和創業初心。

              從弱到強開啟逐夢海天征程

              懷揣“一定要研制出中國自己設計的戰斗機”的堅定信念,1969年7月5日,我國完全自行設計、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種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成功首飛,拉開了我國自行、自主研制戰斗機的序幕。1985年,殲8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沈陽所的歷史,是一部我國飛機設計發展的成長史,也是一部厚重的報國史、創業史、創新史和奉獻史,更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創新、自我超越的奮斗史,而科技自立自強始終是貫穿這六十年來的發展主線,銘記于每個設計者心中。

              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殲8飛機一直是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主戰機型之一。其后,首位由國家任命的型號總設計師顧誦芬院士創造性地運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帶領團隊僅用4年時間實現了殲8Ⅱ首飛,并形成龐大的殲8Ⅱ飛機系列家族。2001年,殲8Ⅱ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沈陽所步入自主創新發展階段。

              2003年末,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三代重型戰斗機成功首飛,沈陽所的設計技術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進入21世紀,黨中央提出發展航空母艦的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逐夢海天的征程。2009年,殲15飛機實現陸基首飛。2012年,我國自主設計研制的殲15飛機在航空母艦上首次起降成功,標志著中國戰斗機研制實現了從陸基到海基的歷史性跨越。2018年,殲15飛機榮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一系列型號的錘煉,一支掌握著現代飛機設計技術的年輕隊伍迅速成長,科研能力實現跨越提升,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能同時研制兩型四代機的國家。

              自立自強為飛機設計儲備戰略人才

              20世紀以來,全球航空裝備以驚人的速度迭代升級。著手新一代戰斗機研制和航空前沿技術預先研究,沈陽所將“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十四五”期間,沈陽所將圍繞“裝備、創新、能力、改革”四大主線,通過實施培育能力建設“一棵樹”、實現技術創新“一張圖”,打造裝備研發“一條鏈”,匯聚人才供給“一群星”,下好運營管控“一盤棋”的“五個一”專項行動,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錘煉出一支能夠引領未來戰斗機發展的隊伍,為未來型號設計做好人才戰略儲備。“建立起真正的設計體系后,新員工只需要三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快速上手。”沈陽所項目總設計師張子軍介紹,隨著“啟航、護航、領航”的科技創新人才發展計劃的實施,一支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梯隊正在形成,目前全所現有1700多名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只有35歲。

              一流的人才結出一流的碩果。一系列制度創新和政策舉措,讓年輕人才快速成長,脫穎而出。1990年出生的富佳偉,不僅是某項目的型號副總師,去年還擔任了沈陽所總體氣動部副部長,成為所里最年輕的中層干部。

              作為航空工業構建開放型創新體系的試金石,2019年,沈陽所在江蘇省成立了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著手構建“北設計、南研究”的整體創新架構。短短兩年間,揚州院已從最初的18人發展到擁有150余人的研發團隊,形成“一區兩地、揚州先行、沈陽先試”的協同創新布局。

              目前,沈陽所未來三大重點方向的研究正在順利推進,為下一代先進戰機的研制夯實基礎,為我國先進航空武器裝備的中長期發展做好鋪墊。

              沈陽所黨委書記奚繼興表示,“十四五”是新時代航空強國的關鍵期,也是沈陽所跨越發展的歷史新階段,堅持政治引領,堅定發展自信,踐行報國使命,勇擔強軍首責,為新時代航空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六十年光輝歲月,六十年創新發展,沈陽所向黨和國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高質量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型號任務。“讓我們的戰機永遠站在世界前列!”雄鷹守護著碧海藍天,錚錚誓言道出全所上下的求索與創新。(郝曉明)

              相關熱詞搜索: 新中國 飛機設計 研究所 沈陽

              上一篇:探索研究5G應用發展對策 大連市通信管理局調研5G智慧醫聯體應用
              下一篇:第九屆綿陽科博會開幕 5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參會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蜜月|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色偷偷亚洲男人天堂|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娇小性xxxx|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亚洲人成在线电影|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