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0月22日電 互聯網越來越成為未成年人認識世界、學習交友、生活休閑的重要平臺。相比圖文和長視頻,短視頻因其簡明、生動、直觀的特征,為拓展青少年的眼界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和途徑。如何讓青少年在使用短視頻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增益,實現健康成長,成為社會、家庭、學校的關切點。
近日,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舉辦的“善用短視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短視頻平臺以視覺化、場景化的視頻,呈現了德育、美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內容,為未成年人提供了向美向上向善的網絡生活空間。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院長,長江學者劉鐵芳主張以開放的態度來接納短視頻,并認為短視頻可以發揮青少年審美素養培育作用。
各界要關注當下青少年面臨的成長問題,網絡平臺需要呈現優質內容,幫助青少年用戶提高生活感受力,緩解成長壓力。平臺要深化短視頻的文化內涵,重視內容審美趣味的提升。
關于教育責任的主體問題,劉鐵芳指出,抖音只起輔助作用,不起主導作用,學校、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責任主體。可以倡導孩子自主地去吸收知識,必要時利用短視頻進行輔助,但家長要做好引導。
短視頻如何長遠發展?劉鐵芳總結到,短視頻只有“走正道,守本原,拾進取”,才能更好服務于孩子們的成長。具體而言,短視頻要凸顯責任意識,找到平臺與青少年生活、成長之間的對接點,并且不斷創新,查漏補缺,與時俱進。
據悉,今年9月,抖音宣布實施業界最嚴格的青少年模式,保證平臺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且無法自行退出。該模式下,用戶每天只能使用抖音不超過40分鐘,且晚22點至次日早6點不能使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社會系統性工作,需要家庭、學校、網絡平臺、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抖音此次推出的“業界最嚴”青少年模式,是網絡平臺端做出的實質性努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