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華為開發者大會都會給與會者帶來一些驚喜,今年自然也不會例外。10月22日,華為開發者大會在東莞召開,在大會屏幕的一角與會者看到了一位永不知疲倦的手語“主持人”。
之所以說她永不知疲倦,是因為她不是一個真人,而是一個AI,是一個基于HMSCore 6全新開放的華為手語服務的數字人。
基于華為自研的預訓練語言大模型、機器翻譯算法、多模態數字人動作生成算法等技術,華為攜手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等機權機構創造了她。通過融合手語語言學知識,她可以連貫、自然的進行手語表達,手勢動作、表情的生成,手語準確率超過90%。
這樣一位手語數字人自然驚艷了全場。
然而,她只是這屆華為開會者大會展示成果的一角。這屆大會上,倪叔看到,華為生態正在高速進化,日日新月月異。根據大會現場發布的數據,HMS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的位置也越來越穩了。
這屆華為開發者大亮,除了手語數字人還有哪些驚喜,HarmonyOS、HMSCore、鴻蒙生態如今發展成什么樣了?這屆大會帶來了哪些升級,和過去相比有什么不同。于行業、于開發者、于用戶而言,這些升級和改變又會給未來帶來哪些改變?這些,便是今天我們要談的。
1
七大領域積累開放,三個方面重大升級
先從大會現場HMSCore 6的升級說起。
大會現場,HMSCore6正式官宣,將華為在圖形、媒體、人工智能、應用服務、連接和通信等七大領域積累的技術進一步開放,并同時帶來了三個方面的重大升級:支持多終端、支持跨OS和支持應用全場景。
這里,倪叔最感興趣的是支持跨OS。眾所周知,天下程序員苦操作系統壁壘久矣。過去,有多少OS,程序員就要進行多少套開發,企業成本自然隨之上升。如果一次開發,就可以適配不同OS,那簡直再好不過。給程序員減負的同時,企業布局市場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從過去到現在,為了實現跨OS的目標,平臺級互聯網企業進行了許多嘗試,小程序、輕應用等均為此而來,其中小程序一度引起了蘋果官方的不適,結果硬逼得蘋果對微信贊賞下了刀子。
OS應用生態的不兼容,是無數OS前赴后繼卻又都不成功的關鍵,也是華為將鴻蒙先應用在智慧屏等周邊硬件,等應用生態逐漸成熟后再移植進手機的原因之一??鏞S能力的上線,意味著OS應用生態的壁壘裂開了一條縫隙,也意味著鴻蒙OS的發展也將在不遠的將來加速。
今年6月2日,華為面向消費者發布HarmonyOS2的手機版本,短短100天時間內,用戶量就超過了1個億,成為史上發展最快的操作系統。截止大會當天,華為主要設備均已支持HarmonyOS,搭載HarmonyOS的智能終端設備已經超過了1.5億。
快速爆發的背后,是應用生態已經成熟,是“開放”在開花結果。
相比其它操作系統,HarmonyOS2具有三個獨特特征:
其一為不同設備同一系統,即剛才說到的跨終端,要實現這個目標遠比打造一個操作系統更復雜,微軟、蘋果沒有做到,華為做到了。
其二為不同硬件互助??缃K端還不夠,還要讓不同終端的硬件實現相互賦能,形成一個超級終端,將不同設備的硬件資源充分利用,表現在產品上就是華為產品的終端互動,1+8+N的產品矩陣。
其三就是一次開發,終端部署。剛才我們提到了開發者需要針對不同OS重復開發,事實上面對不同終端也是一樣,幾乎所有的硬件系統都需要重新開發。萬物互聯時代,這顯然是低效的。HarmonyOS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最終受益的,還是一般用戶。
萬物智聯時代,開放是一切的前提。如此才能全場景滲透。
2
把經驗變成云服務,不必重復造輪子
無論是HMSCore還是HarmonyOS2,其本質上都是為了避免重復造輪子。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一個更開放的環境,還要生態合作伙伴以及所以開發者共同努力,這個時候實現經驗的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實現經驗的復用與共享,就成了華為在思考的問題。
思考的結果就是:把經驗做成云服務。
華為有一個愿景,這個愿景是:希望攜手伙伴,將多年的行業數字化轉型經驗沉淀到云平臺上,變成可被調用的API服務,共同開放場景化云服務,讓開發者可直接調用這些經驗。開發者也可以將自己的應用作為云服務發布到華為云開發aPaaS平臺,服務更多客戶。
以HMSCore 6新增的3D建模服務為例,其增強了AREngine、圖形計算服務、圖形引擎服務等多項開放能力,在移動端應用中,有助于打造便捷的全場景沉浸數字體驗、構建新商業模式。
其中的3D建模服務可幫助用戶與開發者降低硬件門檻,僅通過智能終端的RGB攝像頭,即可便捷、高效、實時的為一個目標物體進行3D建模。在電商、動畫制作等領域,可以極大的減少基礎工作量。配合3D打印技術未來還可以解決遠程醫療問題。
除此之外,華為還做了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貢獻了兩大操作系統,一個是OpenHarmony開源項目,一個是歐拉開源操作系統。
華為把領先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HarmonyOS的基礎能力全部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形成OpenHarmony開源項目。同時,面向數字基礎設施的開源操作系統歐拉也將和HarmonyOS實現能力共享、生態互通,更好地服務于數字全場景
以開放共享為前提,過去三年華為在整個鴻蒙生態上累計已投入500多億人民幣,推動、聯合全球開發者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個萬物智聯的新生態,打造一個基于的HarmonyOS、鴻蒙智聯和HMSCore,面向1+8+N全場景設備的強大的生態體系。
在全球510萬開發者的支持下,HMS生態持續高速增長,超過17.3萬個App集成了HMSCore。2021年前三季度,華為應用市場AppGallery應用分發量達3322億,全球開發者的分成收入增長62%。
3
放低技術門檻,讓更多人入局共享共贏
有一個觀點,過去幾年倪叔一直在提,那就是技術創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了。這是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的代價。
在今天這樣一個環境里,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要從零開始構建自己的技術去創業,幾乎不可能也沒有那個必要。比如一個品牌公司,為了達成銷售任務,需要一套語音機器人,不可能自己去開發,直接構買市場上已經成熟的服務就行了。同樣的道理,適用于各行各業。
這就好像一個物流貨運公司,要建一個物流車隊,沒必要自己去建一個車廠一樣。買來用就好了。在開發領域其實也一樣,開發的能力也完全可以移植和復用。技術的共享共贏,才能推動技術前行。
所以,生態級平臺肩膀上的責任就重要。
如何構建一個開放的平臺,成為必須要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必須要攻克。萬物智聯時代,生態無邊廣大,不是一家公司、一個平臺可以構建的,比如最近幾個月熱鬧非凡的元宇宙,是必須要集合各行各業的力量一起去構建和創造的。再也沒有誰,能hold住全場。
所以,回頭看歷屆華為開發者大會,看華為生態、鴻蒙OS,開放一直是核心關鍵詞。大會當天,華為宣布HMSCore 6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放7大領域的69個kit和21738個API,包括13個跨OS的能力。
站在未來回看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技術發展的兩個趨勢:一個是讓更多人入局,一個是讓世界更開放。其中,后者是前者的驅動力。世界更加開放,入局者才會更多。這個入局者,一是指開發者,二是用戶。綜合來說都是技術普惠,成就共享共贏。
在具體的推進策略上,是拉平技術門檻和場景切入。后者即是華為一直在說的全場景,便是1+8+N。
大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說道:“我們希望鴻蒙生態可以聚集星火……沒有人能熄滅滿天星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百川匯流成海,華為最終的希望是匯聚全球開發者,讓未來有跡可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倪叔的思考暗時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