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的大旗舉起,就不會輕易放下。近期,反壟斷領域又發生三件大事。
第一件,11月1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布了該局對于“防止大型互聯網公司利用網絡團購形成市場壟斷進入市縣基層地區,嚴重影響群眾利益”建議的復文。
上述建議來自今年3月的兩會期間,一位人大代表的提議。對于人大代表提出的“用嚴厲執法、強力監管為無序競爭的社區團購降溫”,市場監管總局回復稱:“我們十分贊同。”
復文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出了社區團購存在問題和潛在風險:
一是破壞了現有供應鏈產業正常發展。
二是低價傾銷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三是擠壓小攤主、小商販等群體的就業空間,影響社會穩定。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到,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強化平臺經濟監管執法。
二是完善平臺經濟監管制度體系。
三是全面提升平臺經濟監管效能。
四是全面壓實互聯網平臺企業主體責任。
第二件,11月15日,人社部公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甘霖被任命為國家反壟斷局局長。同時,她此前的職務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沒有發生變化。
國家反壟斷局局長甘霖
這是國家反壟斷局的表述首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中。雖尚無正式消息披露正式的機構調整情況,但“國家反壟斷局”顯然有別于之前的“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的總局領導介紹欄中,甘霖職務已作出調整為“副局長、國家反壟斷局局長”。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第三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的總局領導介紹欄中,甘霖職務調整為“副局長、國家反壟斷局局長”的同時,甘霖的主管工作也有相應調整:分管執法稽查局、競爭政策協調司、反壟斷執法一司、反壟斷執法二司、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規范直銷與打擊傳銷辦公室)。主持國家反壟斷局工作。
其中,競爭政策協調司、反壟斷執法一司、反壟斷執法二司,是新出現的三個司局,此前它們都不在當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布的總局機關或直屬單位序列。
三個大事件,說明國家在互聯網反壟斷監管方面仍在持續發力。
從2020年開始,反壟斷成為互聯網行業的一大熱點,“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成為監管的重點任務之一,反壟斷的利劍直指互聯網。
《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等文件的相繼出臺,吹響了中國互聯網反壟斷的號角。
2021年4月10日,阿里巴巴遭受市場監管總局182.28億元反壟斷處罰,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向阿里巴巴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全面整改,并連續3年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10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對美團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的行政處罰結果,責令美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34.42億元。
從號角聲響起到靴子落地,一系列舉措彰顯了國家對反壟斷強監管的決心,但行動遠不止于此。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認為,甘霖的任命體現了國家高度重視反壟斷工作,基于現實要求,有必要設置一個整體的機構來加強反壟斷監管,促進中國經濟更好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