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二手家電市場突然走俏走熱,肯定不是正常現象。難道是用戶買不起正品,非要去二手市場湊熱鬧嗎?其實不是,而是市場上沒有滿足底層消費者的產品而已!
雒雍||撰文
近日,二手家電市場突然熱絡起來。有消息稱,像轉轉、咸魚等被定義為二手交易平臺在“雙11”期間出現熱銷現象。在消費升級背景下,出現這種現象確實有必要引起廠商的注意,看看這種現象背后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市場問題。
雖然說,不論是轉轉還是咸魚二手交易平臺賣的不一定都是二手貨,有些是廠家或商家低價甩賣處理的家電品,但這不妨礙對這些二手交易平臺是低價產品重要渠道的定性。
據轉轉公開的數據顯示,在其平臺熱銷的大家電品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空調掛機、滾筒洗衣機、洗烘一體機、雙門冰箱、三門冰箱。從熱銷品類可以看出,除了烘干一體機外,都是不同品類中的低端產品,或者是價格絕對值比較低的產品。
分析購買行為來看,年齡段主要集中在85后、90后和95后等Z世代群體;而從業者來說,有剛畢業的大專院校的學生,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進城的務工人員。其最大特點就在于他們的經濟實力還不是很強,對價格的敏感度比較高。決定是否購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價格。
烘干一體機之所以能夠進入前5,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與85后以及他們從事工作性質有關。對于洗衣需要洗得快、干得快才行。因此,洗烘一體機雖是新品,但也能納入他們的法眼,但是否購買還得從價格端來考慮。
這種市場現象的出現,不得不令廠商有所思考。去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值的持續上漲,家電制造業上游材料普遍漲價,加上芯片的供應緊張,導致了終端產品出現大幅漲價,行業均價呈現上漲之勢。
據奧維云網(AVC)數據羅盤顯示,截止11月底(第48周)家電全品類銷額同比下降2.42%,而銷售量則同比下降16.59%。說明行業均價至少有兩位數的上漲。行業均價上漲,要么是行業出現全面提價,要么是行業產品結構變化。全面提價比較好理解,就是家電各種產品都在漲價。而行業結構變化就意味著,低價產品比例減少,高價產品比例增多。
從現實情況看,兩種情況都有存在。在這一背景下,再來看二手市場趨熱就不難理解。就是很多打工者、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沒有能力或者不愿意購買漲價了的家電品,而把目光轉移聚焦到價格相對便宜的二手市場,造成了二手市場相比往年的熱絡。
從這個意義上講,廠家商家應該意識到用戶的這一變化,對照各自的產品策略進行思考。是不是我們的產品在原材料漲價推動下都一股腦的漲了價,而忽視了像打工者、剛走上工作崗位這些群體的消費訴求,無形中把他們逼到了二手市場。
實際上,這種情況原本是一個市場機會,但是很多企業卻沒有去把握,只想著原材料漲價了,那我成本壓力在這擺著,不漲價怎么辦。因此,思維都向著一個方向去了——漲價。怎么就把很多用戶難以承受看不到呢?現在不總說用戶時代嗎?不都應該圍繞用戶嗎?那用戶都買不起轉向二手市場了,你怎么不圍繞用戶這個需求轉呢?
有經銷商就認為,二手市場火爆不是廠家新品催生,而是廠家產品均價提升,而忽視了底層用戶對產品價格的敏感造成的。如果市場上有足夠各個層面的產品,還會有那么多人去二手市場淘換家電品,是因為正規平臺不能滿足需求,才會跑到二手市場的。
因此,廠家應該在產品結構調整時,考慮到底層低端消費群體,針對這一群體生產對應的產品。實際上,這是本身就是市場機會。當別人放棄這個消費層面時,豈不是騰出了一個需求空間,只要抓住機會就會在成熟市場上攫取更大的份額。
當然,這里有兩個問題必須先說清楚,一是不能把針對底層消費的低價當成價格戰來打,那就違背了為低端用戶提供產品的初衷;二是必須保證產品的品質,低端并不代表低質,低端用戶更承受不起劣質產品的損害。
一位經銷商朋友說得好,現在家電產品的價格高企,當然最主要的是原材料價格推升的,但也應該看到廠家在產品定位上的誤區,給產品的附加功能太多。比如像空調,底層用戶要的就是制冷制熱,但現在的產品附加了很多什么聯網呀,自動呀,健康呀,各種的附加功能一大堆。而增加一個附加功能,成本就會上升一截,附加功能越多,價格越貴。
現實是,一些廠家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產品的檔次,不得不給產品設計很多的附加功能,不管你用戶是否用得上。否則,你的產品形象就會一落千丈,甚至成為競爭品牌詆毀的口實。這就是難有適合底層用戶需要產品的重要原因。低層用戶轉移到二手市場找自己買得起的產品就成為一種必然。
=====
家電魂:深度解碼家電行業熱點事件,梳理家電廠商轉型變革歷程,互聯網時代家電業最具深度自媒體。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家電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