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信息化浪潮席卷全國。2021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布《醫院智慧管理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醫院信息化程度將作為核心評估依據。同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未來5年,公立醫院將提質增效、精細化管理,并更加注重人才技術要素。
但醫學改革之難由來已久。醫改專家李玲曾感慨:“醫院是人類社會所創造出來的最復雜的社會組織,它集所有社會組織的功能于一體。它有餐飲業的功能,工廠的功能,企業的功能,研究教學的功能,它甚至是一個微型城市……”
而數字技術和釘釘這樣新生產力工具的出現為醫院邁向智慧時代提供了可行之路。
在2020年中國排行榜(復旦版)上,很多中國百強醫院都在用釘釘作為數字化工具。通過釘釘開箱即用的產品、開放的生態和可以簡易搭建的低代碼應用,中國百強醫院紛紛邁向新一輪的智慧演進。
手機上的醫院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浙大一院)是一家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過去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多為不同廠商定制。經年累月下來,醫院擁有了幾十甚至上百套系統,且各自孤立。醫護人員每天要重復登錄N個系統,極大削弱了醫生的管理和運營效率。
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浙大一院把釘釘作為統一辦公入口,病歷管理、排班管理、考勤管理、后勤管理、會議管理、行政審批等醫院的常務性工作都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解決,幾秒鐘就能找到對應的組織成員。打通了各個孤立系統后,再也不用耗費專門的時間整理數據,院長還能及時看到醫院各個科室的整體運營情況。
(釘釘上的醫院)
而面對所有公立醫院都有的“排班管理”之痛,浙大二院則啟用釘釘作為排班利器。醫院排班管理極為龐雜,不同科室之間分白班、前夜班、后夜班、責任班……班次不同,上班時間不同,工作職責也不同,還要根據護士個人能級與工作經驗進行分配安排,還要統計時長、津貼夜班費。每一周護士長都需要花費一整天時間排班。遇到請假、換班又要重新修改,“在醫院里被翻得最爛的本子就是排班本”。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大二院),護士長使用釘釘進行排班應用,時間從一天縮減為半小時,更能一鍵生成費用報表。傳統排班更換繁瑣,現在只需要釘釘端提交申請便能直接調換,每個護士應該負責的病房號,班次排序、科室人員排序等一目了然,還能及時收到個人排班情況的推送提醒。
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醫生們還通過釘釘低代碼平臺,將評審、規培、住院醫結業考核等諸多事物實現了電子化管理。目前,中腫釘釘系統里有三分之一的應用都由一線醫護人員自己搭建,他們就像使用Word、PPT一樣 搭建低代碼應用。
長期以來,因為缺乏統一平臺和數據沉淀,醫院管理面臨著員工多,流程復雜,跨院區,系統混亂導致的決策周期長。而新生產力工具釘釘的出現,簡化了原本繁瑣的流程,讓醫護人員告別手工時代,醫院走向智慧管理。
患者“最多跑一次”
醫院智慧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釋放每一位醫護人員的生產力。“看病難,就醫難”的根源,是逐漸迸發的看病需求和越來越緊張的醫療資源之間的矛盾。
而釘釘等新生產力工具帶來的,不僅是讓醫護人員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更讓珍貴的醫生能力打破物理限制,服務更多患者。
2018年6月的一天,浙大二院副院長丁克峰下班回家后突然接到值班醫生電話:一個6天前剛做完手術等病人出現腹痛、高燒等信息。丁克峰馬上打開釘釘口袋病歷,翻看影像CT片和相關化驗報告后。丁克峰判斷,病人腹腔有炎癥,但沒有嚴重到需要手術。隨后與值班經理討論后確定了保守治療方案。整個過程歷時30分鐘,病人也免去了二次手術的痛苦,平安出院。而在過去,丁克峰趕到醫院所花費的時間都要超過30分鐘。
(釘釘遠程會診)
早前,浙大二院將釘釘作為統一的移動辦公端,除了覆蓋日常管理,更通過口袋病歷等創新應用接通醫院各種醫療數據,讓病人少跑,甚至不跑,最多跑一次就能看完病。
無獨有偶,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青醫附院)也將患者宣教、三方會診搬到釘釘平臺,醫務人員只需要打開手機(移動端)釘釘,就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完成多種類醫療診療服務事項。需住院治療患者的入院通知、檢查安排、時間預約與提醒,訂餐、轉運以及患者出院后的醫院回訪都在釘釘平臺上進行了信息化實現,讓“數據跑起來,病人少跑路”。
智慧醫療,數字升級
近年來,數字化+智慧醫療從探索走向創新,醫療健康剛性需求正不斷擴大,這讓智慧醫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但醫療行業有其需求多樣化、專業性程度高、信息化系統復雜等專有特征。如何標準化醫院管理體系,數字化醫務平臺如何搭建等痛點問題需要各領域專家協同解決。
釘釘把醫院精細管理的顆粒度放到了科室、醫療組、臨床醫生,幫助醫院實現醫療資源實時、精準的統籌、協同管理。通過安全、管控、高效的基礎能力,逐步實現醫療資源與服務的共享。
在北京胸科醫院,醫護人員在疫情期間全面啟動遠程視頻會議和直播培訓;
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長通過釘釘排班,解決了以前整個體系2000多人高達一百多種班次的復雜排班問題;
在上海公共衛生中心,OA系統與釘釘集成,搭建了中層一周工作安排、移動工資單、門診及住院滿意度調查,用數據診斷醫療服務質量;
浙大一院、浙大二院、中大腫瘤中心、青醫附院……百強醫院選擇釘釘邁向智慧時代。
當醫院變得智慧,人才、設備、資源都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調配,當病人醫療檔案能夠實時查閱,“看病難,就醫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正如(浙大二院)院長王建安所言:“移動手段大勢所趨,傳統醫院更需要改變思維和視野,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我們運用互聯網+技術,向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平臺,為員工建立高效管理模式,建設從管理到臨床無縫溝通交流、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