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疊屏這一體現技術實力且是新形態手機品類的驅動下,頭部國產品牌已經悉數入場。
4月11日晚間,vivo發布了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vivo X Fold,價位段分布在8999元和9999元。
看起來,vivo算推出折疊屏商用較晚的頭部廠商。據vivo產品副總裁黃韜介紹,公司在2018年便已開始了相關探究,但當時覺得很多問題無法接受,比如折痕、鉸鏈壽命、屏幕顯示等方面。要統籌起來難度較大,且對消費者來說也不實用。如今推出偏晚,則是因為希望此前在直屏旗艦機上標配的屏下指紋、無線閃充、潛望長焦攝像頭等功能都可以繼續得到配置。
軟件應用層面,此次發布會期間,vivo用較多筆墨著眼于勾勒旗下折疊屏、大屏、平板多矩陣產品對于商務場景的拓展,包括多屏互聯、工作相關文檔組件優化、炒股軟件適配等方面。
這也與公司對旗下X系列的升級迭代有關。黃韜表示,此次發布的X Fold和X Note系列,與此前的X數字系列有所不同,其風格和價值方向都更偏向成熟和新商務感。
某種程度來說,折疊屏所處的價位段決定了這將是一場高端旗艦機型間的競爭。手機廠商要在折疊屏市場向前推進,除了在硬件層面尋求技術突破之外,在軟件生態方面的能力優化也十分重要。
隨著今年陸續還有新玩家和老玩家的迭代款入局,折疊屏之爭背后更大的生態之爭也在持續開啟。而這些都對沖刺高端市場具備較強支撐意義。
尋找硬件突破點
市場上對于折疊屏產品的關注熱度正在不斷走高。
根據調研機構Omdia統計,截至2021年底,自2019年首款可折疊智能手機發布以來,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的累計出貨量首次達到1150萬部。
該機構指出,由于價格較高,早期可折疊智能機的銷量非常有限。然而,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銷量迅速增長,2021年可折疊智能手機的年出貨量達到900萬臺,同比增長309%。其中,在2021年下半年售出800萬臺,占2021年總出貨量的89%。
雖然基數看起來較低,但這也顯示出在如今手機大盤橫盤的市場中,創新品類產品備受關注的事實。折疊屏正成為廠商們面向高端市場競爭“秀肌肉”的重要一環,當然背后主要考驗的是手機廠商基于產品定位,以及對硬件堆疊、軟件體驗的權衡和思考。
“真正買折疊屏手機的消費者,過去肯定是用高端手機。”黃韜在一次溝通中表示,基于此,對很多方面都要去權衡。
舉例來說,折疊屏手機的屏幕很薄,后面需要有較厚的金屬保護板,也因為厚度問題,可能會阻礙指紋信號無法傳達至屏幕上。這是目前很多折疊屏選擇用側邊指紋解鎖方案的原因,但vivo研發并推出了內外雙屏都帶有3D超聲屏幕指紋解鎖功能的折疊屏。
這只是一個方面,包括前述其他旗艦機配置,轉移到折疊屏手機上,都意味著會增加整機重量,其間權衡,就需要通過優化內部結構設計或者采用新材料進行解決。
當然,隨著手機產業鏈之間近些年對于折疊屏器件的持續推進,目前相關供應鏈與終端廠商的共同研發,技術已經一定程度上走向成熟,這也是能夠驅動折疊屏手機從最初的萬元以上,到如今可以陸續有所下探的支點;同時不同廠商對于應用場景的側重也開始有所不同。
Canalys研究分析師劉藝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折疊屏產品的供應鏈,可以說沒有無法逾越的壁壘,硬件提升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折痕、鉸鏈、重量、厚度、續航。
“相較于硬件,廠商對于產品應用的思考差異化體現更大,也就是基于成本和硬件參數的限制下,主打何種產品賣點。例如外屏比例的選擇、厚度和續航的權衡、定價策略的制定等。”她續稱。
IDC中國研究經理王希也認為,硬件的競爭核心還是在柔性面板、鉸鏈的可靠性。“傳統手機品類的供應鏈很透明,但是各家對產品的技術投入不同,軟件實力差距,包括產品側重的定義不同,還是可以做出一定的差異化。”
至于由此對價格趨勢的研判,劉藝璇表示,折疊屏手機的售價預期會下探,由此才可能會讓折疊屏起量,這一點是供應鏈和廠商都有意愿去推進的。
至于能下探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決于供應鏈成本;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廠商對于折疊產品線的定位——是讓其成為品牌的旗艦產品線,還是往普惠方向走。
王希則指出,當折疊屏大量進入傳統直板旗艦機的價位,如5000-7000元,在不犧牲太多其他體驗,比如重量、拍照、續航等方面的前提下,預測會帶動更大眾的消費者去嘗試。
積累于高端突破之際
從目前的價位段表現和市場態勢來看,折疊屏手機的確為安卓陣營在高端價位段尋求突破帶來一定助力。要知道在此前,國內主要安卓陣營廠商在蘋果的壓制下,都頗顯得有些表現乏力。
據Canalys分析師Toby Zhu分析,“安卓陣營供應商在高端領域面臨巨大壓力,在800美元以上價位段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較2019年的水平下降了18%,而iOS陣營的出貨量同期增長了68%。谷歌和主要安卓設備供應商必須加倍投入在差異化硬件和用戶體驗方面,以繼續吸引高端消費用戶。”
折疊屏的推出在現階段或許并不能對整體高端市場格局帶來明顯變化,但從更大意義上看,在安卓陣營沖刺高端過程中,對硬件技術以及長期對軟件生態發展的積累都帶來了積極作用。
劉藝璇告訴記者,折疊屏產品一方面是安卓和蘋果在高端市場打出差異化產品的重要細分賽道,“尤其是我們沒有明確看到蘋果有折疊屏手機的機會窗口期。經過快速的成長期,折疊屏產品出貨在2021年已經達到8900萬,我們預計2019-2024年,折疊屏的年復合增長率可以達到122%。”
她進一步指出,同時,折疊屏目標用戶的數量存在上限,短期內很難看到折疊屏成為高端產品的主流,“折疊屏產品對于廠商有一層重要價值,是在對折疊屏的打磨和迭代中積累的研發和生態資源。”
與直屏手機不同,對于折疊屏軟件生態的匹配幾乎需要從頭開始。有手機公司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折疊屏展開后橫屏的軟件研發適配投入會很大,需要一家一家軟件去談。
這作為換機動力之一,也被當前的安卓廠商們重點提及。比如已經可以把折疊屏以“平板”模式與手機共同登錄微信軟件,實現信息實時同步;可以借助多視窗功能,在一個界面同時展示行程碼和健康碼;懸停狀態適用于Keep運動、拍照、視頻通話場景可解放雙手等。
目前全球范圍內,三星依然是折疊屏領域份額頗大的廠商,但這是與其市場推廣進度有關聯。隨著后續國產折疊屏進一步走向全球市場,或許會帶來新的高端格局變化。
劉藝璇向記者指出,在折疊屏產品上,產品和渠道是三星兩大重要競爭優勢,一方面由于三星集團在面板行業的聲望和優勢,消費者更容易對其折疊屏產品產生信賴;另一方面,三星的折疊屏銷量離不開其全球廣泛的渠道覆蓋,中國廠商的折疊屏產品目前只面向中國市場,而美國和韓國市場貢獻了三星折疊屏2021年四成的銷量。
而折疊屏這個支點會對高端市場的格局帶來什么改變?王希向記者指出,國產頭部的各家廠商目前還是在探索高端化的過程中,“近期的國內折疊屏新銳產品,我們認為基本戰略目的都是在‘依靠產品打動用戶,吸引關注,提升品牌形象’上,而不是短期內獲取多大量級。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定價都比較激進,項目成本壓力比較大,所以體量都不大。由于整個折疊屏市場規模小,這個階段的市場格局其實很容易變化,只是看誰愿意短期在這個領域投入更多,或在‘賠本’和‘賺吆喝’之間作出一定平衡和取舍。長期來看高端市場的關鍵還是在產品實力上。”
(作者:駱軼琪 編輯:張偉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