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馬常艷)“中小企業多多少少都有數字化轉型的意識,但如何轉型大都較為迷茫,等待觀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通過調研發現,中小企業對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提質增效的路徑并不是很清晰。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數字化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我國的數字化從消費數字化起步,為各產業、行業的數字化探索了路徑。而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卻發展較慢。
在劉尚希看來,SaaS市場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內在動力。SaaS提供基于云端的模塊化服務,使企業可通過“訂閱模式”按需使用和付費,極大地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
結合中小企業數字化現狀和SaaS市場的推動作用,劉尚希建議:將SaaS服務定位為新型產業,完善營商環境;引導企業積極上云,提升SaaS應用的滲透率;鼓勵各類頭部企業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SaaS市場生態加快形成。
劉尚希進一步表示,可在部分城市通過產業集群規劃等方式,支持培養一批SaaS市場的“獨角獸”。對投入研發適合于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SaaS公司,可以提供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借鑒德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做法,為中小企業購買租賃數字化軟硬件應用提供專項補貼。
針對提升SaaS應用的滲透率,他建議,建立行業標準體系,推進云安全和風險檢測、評定、認證以及備份管理機制,推進一些特定行業的行業云或混合云上云機制,降低SaaS應用的合規性風險。梳理遴選一批利用SaaS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優秀企業作為標桿,總結其成功經驗,探索規模化推廣的路徑,提升行業整體的認知水平,降低行業整體的學習成本。
此外,在市場生態方面,劉尚希認為,SaaS需要平臺底座以降低新軟件的開發成本,需要開放接口的標準化以實現數據流通和SaaS應用相互集成,需要二次開發商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鼓勵數字科技公司、平臺企業等各類頭部企業開放自身積累的技術能力和客戶資源,通過低代碼平臺、開發者平臺、技術開源等方式助力SaaS市場生態形成。
(責任編輯:冀文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