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前夕,“iPhone靈動島燒屏”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實際上,近日一直有用戶在推特上爆料稱,iPhone 14 Pro上的靈動島區域發生了燒屏問題,通過圖片可以看到,屏幕上面的黑色長條旁邊出現了淺淺的黑色印記,這為手機屏幕的脆弱又一次做了注腳,然而更令人關注的是,手機廠商又該如何完善售后服務以求亡羊補牢。
針對靈動島“翻車”事件,業內觀點指出,因為該部分UI長期呈現出一條黑色的效果,導致OLED燒屏,以至于在任何畫面都會顯示出一條殘影,產業觀察家許意強指出,這是由于OLED的發光原理乃是像素點發光,若屏幕某一區域長時間發光,散發熱能,則會引起燒屏。
觀察市場不難發現, OLED屏幕燒屏問題,在很多品牌的手機上都曾出現過類似案例,早在十年前的HTC G7和三星EDGE系列手機上,就曾不止一次出現了這種情況,如今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等平臺看到,持有三星Galaxy Note 20 Ultra以及OPPO品牌的用戶都反饋過此問題。
(相關資料圖)
而顯示器更是燒屏的重災區,有用戶反映稱,自己在網上花費1100元購買了一塊34英寸曲面顯示屏,主要用來投屏看視頻,結果不到兩個星期,就發現視頻網站的標識“印”在了屏幕上,遂聯系網點保修,而對方說這屬于正常情況。
對此,許意強表示,如今OLED屏已基本替代了LCD屏,相比后者,OLED屏更加輕薄,對比度與色彩分區均有更優表現,但由于像素點自發光技術帶來的燒屏問題,也成為廠家與消費者共同的煩惱。實際上,除了OLED燒屏以外,折疊屏的折痕問題以及碎屏問題也困擾著不少消費者。
相比技術問題,消費者更關心的是,究竟誰來為脆弱的屏幕負責?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對于技術層面的問題,需要產業鏈協同解決,并不是某一個廠家的個體責任,不過,廠家方面需要對該類問題有所預判,并采取相應措施。
實際上,近年來很多廠家已經看到手機保障領域中浮現的機會,根據GfK中國手機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國內智能機市場年度銷量超4億臺,規模龐大,并且產品均價不斷攀升,均價接近2500元,而手機保障領域規模已遠超65億元。
業內觀點稱,伴隨元器件成本提升、價位競爭激烈、品牌價值升級等驅動因素,各品牌產品價格不斷刷新自身紀錄,產品價格升級仍是大勢所趨,而維修成本必然水漲船高,手機保障將會有效分擔消費者的產品維修成本,需求空間將會逐步放大。
不過與此同時,專家也指出,盡管售后問題逐漸被重視,但在實際經營中,仍有許多問題亟待細化。洪仕斌舉例稱,如今很多廠商都推出了“碎屏險”,但在實際經營中仍存在“寬核保、嚴理賠”的狀況,加上很多碎屏險動輒上千元,令許多消費者對其性價比產生懷疑。
專家指出,手機售后保險與其他險種一樣,需要依靠市場教育、推廣來贏得消費者理解和信賴,形成存量規模,才能使保險正常運轉,然而如今手機廠商在保險業務上各自為戰,很難形成規模優勢,與此同時,“白牌”廉價手機零部件充斥市場,以其更廉價、便捷的特點分走不少用戶,這更使得廠家保險業務舉步維艱。
洪仕斌稱,實際上,售后的改進需要廠商在保險之外的更多方面下功夫,例如擴張維修網點、提高維修效率、延長售后期限等,與之相伴的舉措則是維修、回收渠道進一步下沉,以及組建信息系統對網點全面管理,這不僅是品牌商業道德所在,更是從現實市場環境出發的必然要求,隨著手機產品性能趨同、內卷嚴重,誰能在售后上更勝一籌,讓用戶用得安心,便能形成明顯優勢。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