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用于擴大量子計算的開發和應用的研究。
與參議院通過的法案不同,眾議院強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試圖通過這種方法來恢復美國的技術創新,而參議院法案強調與中國的技術競爭和西方供應鏈的安全。
“與其復制我們新興競爭對手的成功過程,我們更應該加倍重視我們在 NSF 和能源部擁有的經過驗證的創新引擎。”眾議院科學委員會主席、德克薩斯州眾議員埃迪?伯尼斯?約翰遜(Eddie Bernice Johnson)說。
眾議院立法設立了一個新的科學與工程理事會,允許 NSF 承擔巨大風險并試驗新方法,使科學理論快速向重大社會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轉化。該提案將在 2022 財年為新董事會撥款 14 億美元,并且每年增長 27%,到 2026 財年將達到 34 億美元。
二、參眾兩院起分歧,半導體領域如何發展?
眾議院的提案反映了人們對參議院的批評。
有人批評道,參議院的做法以犧牲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尖端研究為代價,過于強調新的晶圓廠產能,這沒有解決目前整個芯片行業的技能差距。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報告提到:“美國應該少一些關注當下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因為這些技術很快就會過時。相反,稀缺的資源應該用于支撐美國創新所依賴的半導體生態系統。”
總的來說,眾議院的措施強調通過大學的技術研究所進行“使用啟發和轉化研究”。未來法案的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發起人說:“與 NSF 的資助范圍相比,研究界有能力追求更多的研究想法,這些未得到資金支持的項目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鑒于議員們在重振半導體等戰略性行業的技術創新方面采取行動的速度極快,有觀察員分析,今年夏末參眾兩院或將舉行一場會議,以調和雙方在不同愿景上的尖銳分歧。
結語:美國欲維持技術優勢,中國需全面“迎戰”
隨著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發力,顯然美國已經將中國當作自己的頭號敵人。不論是參議院所提的《無盡前沿法案》,還是眾議院所強調的基礎科學研究優先,其目的均是為了維持美國的技術優勢,以贏得這場“科技戰爭”。
美國參眾兩院的戰略分歧體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戰略方向,不論美國最終選擇了哪種戰略,都將給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乃至整個科技領域帶來難以預估的影響,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我們要保持警惕,準備全面“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