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 正文

              涿州訪古記 | 涿鹿之野,范水之陽

              2023-08-13 03:14:35    來源:北京交大古建筑

              Source: 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樂和視界\"

              撰文、攝影/張祺林溫馨提示正文約2700字,仔細(xì)閱讀需10分鐘左右 圖文皆原創(chuàng),侵權(quán)者必究涿鹿之野,范水之陽, 涿州古稱涿郡、范陽、涿縣, 自古以來是皇帝南巡的必經(jīng)之地, 被乾隆譽為“日邊沖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 發(fā)生在這里的阪泉之戰(zhàn)拉開了華夏一統(tǒng)的前奏, 劉關(guān)張?zhí)覉@三結(jié)義的曠世豪情傳為美談佳話。 涿州歷史上商賈云集,英雄輩出, 東漢末年名臣盧植、漢昭烈帝劉備、蜀漢名將張飛、 北魏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 “詩奴”賈島、宋太祖趙匡胤、文壇巨匠史鐵生均為涿州人士。

              兔年伊始,涿州訪古


              (相關(guān)資料圖)

              時至今日,涿州古跡遺存眾多, 從傳說中的蚩尤冢到遼代雙塔、 明代長橋和清代水閘一應(yīng)俱全, 通會燈市、雙塔晴煙、樓桑春社、 邵村花田、 胡良曉月、 拒馬長虹、 督亢秋成、 盤坡積雪則號為“涿州八景 ”, 為首都南大門外、拒馬河畔的一方盛景。

              下胡良橋|第七批國保,明萬歷二年(1574)

              涿州學(xué)宮|第三批省保

              涿州古城墻華陽門|第五批省保

              1

              涿州雙塔

              涿州雙塔——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位于老城西北,因寺得名,雄峙千年, 無論是外觀形制、內(nèi)部構(gòu)造, 還是建筑風(fēng)格、細(xì)節(jié)做法都非常相似, 比例勻稱,造型優(yōu)美,為遼代古塔的佳作, 清末民初著名文人周存培曾作《雙塔晴煙》詩云: 豐碑猶自紀(jì)金遼,雙塔崚嶒逼九霄。佛火不明鈴語寂,晴煙幾縷逐風(fēng)飄。

              涿州雙塔

              涿州雙塔

              涿州雙塔

              南塔“智度寺塔”建于遼太平十一年(1031), 為八角五級樓閣式磚塔,通高44米, 塔基為磚砌八角束腰須彌座, 束腰飾伎樂、獸面等磚雕, 不施仰蓮,五鋪作上承勾欄、平座 。 塔身各面分為三間,柱頭卷剎, 闌額、普柏枋至轉(zhuǎn)角處交叉出頭, 東、西、南、北四正面辟有券門, 其余四面雕有直欞盲窗, 平座鋪作為單抄四鋪作, 檐下鋪作為雙抄五鋪作計心造, 其中一層補(bǔ)間鋪作使用了斜拱, 在現(xiàn)存磚塔中較為罕見。 塔內(nèi)為中心柱回廊結(jié)構(gòu), 一層塔心室頂部藻井繪有云龍彩畫, 二至四層為穿心式結(jié)構(gòu),第五層穹頂亦有塔心室, 塔心柱四正面設(shè)有佛龕,可惜不讓登塔。 民國十六年(1927)晉奉大戰(zhàn)時, 塔身多處遭炮擊致使多處開裂, 且塔剎遺失,至今未補(bǔ)。 智度寺塔在云居寺前,有浮圖高二十余丈,周圍三十余步,后復(fù)一臺,高二丈,廣百五十步,中有佛殿,初創(chuàng)于唐,有重修碑記。——《涿州志》

              蒼山(小五臺山)負(fù)雪,古塔(智度寺塔)凌云

              智度寺塔

              智度寺塔

              智度寺塔

              北塔“云居寺塔”建于遼大安八年(1092), 又說建于遼重熙年間, 由涿州郡守劉六符與寺僧可信、藏俊、 智通、文密等人主持建造, 為八角六級樓閣式磚塔,通高55米, 塔基為磚砌八角須彌座,束腰飾伎樂磚雕, 五鋪作 上承 勾欄、 平座 。 塔身各面分為三間, 東、西、南、北四正面辟有券門, 其余四面雕有直欞盲窗, 平座鋪作為單抄四鋪作, 檐下鋪作為雙抄五鋪作計心造。 塔剎由蕉葉、寶瓶組成, 屋檐外部為一圈明代重修時所鋪的鐵瓦。 塔內(nèi)結(jié)構(gòu)與智度寺塔相同,為中心柱回廊結(jié)構(gòu), 現(xiàn)存金正隆五年(1160) “重修釋迦佛舍利塔碑”。

              云居寺塔

              云居寺塔

              云居寺塔

              云居寺塔

              云居寺塔

              2永安寺塔永安寺塔——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位于涿州市刁窩鄉(xiāng)塔照村, 1952年寺毀塔存, 因年久失修,損毀嚴(yán)重,尚未發(fā)現(xiàn)文字題記, 但據(jù)風(fēng)格判斷應(yīng)為遼代所建。

              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為八角七級密檐式磚塔,通高十余米, 塔基為磚砌八角須彌座, 束腰飾有幾何圖案及花紋磚雕, 平座之上以 三層碩大而飽滿的仰蓮蓮瓣承托塔身。 塔身角柱為經(jīng)幢樣式, 透露出這座滄桑浮屠曾經(jīng)的顯赫地位, 正南面開辟券門佛龕,券楣飾有磚雕卷葉紋, 龕內(nèi)正面墨書“界納須彌”, 其它各面雕有隔扇券門及直棱盲窗, 每窗上方刻有梵文經(jīng)文, 東面隔扇門格心為四交花欞, 西面隔扇門格心為正雙交花欞。 塔檐缺損嚴(yán)重,疊澀出檐,逐層收束, 第一層每面普柏枋上雕有三朵檐下鋪作, 塔剎無存,形制不詳。

              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

              永安寺塔

              3永濟(jì)橋永濟(jì)橋——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橫跨北拒馬河之上,形如玉帶,勢若長虹, 始建于明萬歷二年(1574),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直隸總督方觀承奉旨擴(kuò)建, 竣工后乾隆帝賜名 “永濟(jì)”并御制重修永濟(jì)橋碑, 清同治十年(1871), 直隸總督李鴻章再次對其進(jìn)行維修。

              永濟(jì)橋

              永濟(jì)橋由主橋和南北兩座引橋組成, 全長627.65米, 堪稱中國第一長石拱橋, 乾隆南巡路過時曾作楹聯(lián)云: 十八省通衢,冠蓋如云,斗大一州供億苦;二千年舊郡,河梁落日,車停片刻感懷多。

              永濟(jì)橋

              主橋為單路九孔石拱橋,總長151.15米,寬10.7米, 用花崗巖、漢白玉、青白石三種石料砌筑, 現(xiàn)存82根望柱、84塊欄板, 望柱為方形荷花頭形式, 飾有 凈瓶、荷葉紋浮雕。

              永濟(jì)橋

              如今的橋體已滿目瘡痍, 在剛剛過去的洪水中也險遭沒頂之災(zāi), 兩岸的石堤、涵洞、牌樓、碑亭早已消失殆盡。 古橋斑駁的身軀如一條伏臥的睡龍, 緘默的石板相互咬合,依稀間可見時代的交錯, 與一旁車水馬龍的G107國道交相輝映。

              永濟(jì)橋

              4金門閘一場140年來最大的暴雨讓永定河原形畢露, 就連盧溝橋以西的小清河橋都坍塌在了如黃河般咆哮的洪水沖刷之下, “無定”、“渾河”之稱名不虛傳。 金門閘——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位于涿州市義和莊鄉(xiāng)永定河右岸。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渾河泛濫, 康熙帝下詔由名臣于成龍治理渾河水患, 工程分為三部分,一是疏浚河道, 二是兩岸筑堤,三是下游改道, 竣工后康熙賜名“永定河”。 康熙四十年(1701), 于永定河右岸修建草閘以 “借清刷渾”, 康熙四十六年(1707)改為石閘, 于 雍正二年(1724) 因永定河 淤積嚴(yán)重而廢棄。

              金門閘

              乾隆三年(1738), 大學(xué)士鄂爾泰奏請治理永定河 , 在兩岸建滾水石壩4座,名為“金門閘”, 各開引河以泄永定河水勢, 建成后因河床不斷淤高壩亦隨之時常修葺增高。 乾隆三十七年(1772),直隸總督周元理奏請 以“疏中泓,挑下口,以暢奔流”之法治理永定河。 同治十年(1871),直隸總督李鴻章勘查永定河, 見金門閘廢棄便上奏“不可以廢而不治”, 于次年重修石壩。 宣統(tǒng)元年(1909)直隸總督呂佩芬重建金門閘, 1975年永定河斷流改道,金門閘最終全部廢棄, 但這毫不妨礙曾在永定河的治理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它 成為 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項杰出范例 。

              金門閘

              金門閘

              金門閘南北寬161米,東西進(jìn)深62.7米, 整體均為花崗巖條石砌筑,沿堤南北排列, 共有15空石閘,閘底皆為海墁石坦坡, 主體由金剛墻及14座雞心垛墻組成。 金剛墻東西兩端各續(xù)外撇45°的雁翅墻, 使閘迎水、順?biāo)嫘纬沙诘聂せ巍? 雞心垛墻置于龍骨之上,形制、規(guī)模相同, 砌成等腰三角形狀以起到分水的作用。 垛頂斜置絞關(guān)石4根, 頂端的圓孔為提吊閘板所用, 閘板為雙槽木制,現(xiàn)已無存。

              金門閘

              金門閘

              金門閘

              The End參考文獻(xiàn): [1]黃涿生.古代治水工程的精品——金門閘[J].文物春秋,2007(3) [2]曹汛.涿州云居寺塔的年代學(xué)考證[C].問學(xué)堂論學(xué)雜著 [3]黃涿生.永濟(jì)橋初探[J].文物春秋,2007(3)

              關(guān)鍵詞:

              上一篇:享年59歲!中國商飛紀(jì)委書記趙九方突發(fā)心臟疾病逝世
              下一篇:最后一頁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嫩模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无码|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男人天堂2018亚洲男人天堂|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