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柴福娟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快遞、外賣行業蓬勃興起,新就業群體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的組織人群之一。今年以來,玉橋街道在原有的柳岸方園、玉橋南里和玉橋北里三個新業態友好社區的基礎上,再打造新通國際、玉橋東里、葛布店南里等五個新業態友好社區,進一步加強對“玉見騎士”等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
探索基層治理“新網絡”
今年以來,玉橋街道積極引導“玉見騎士”主動融入社區治理,充分發揮其“走街串巷”優勢,當好街道方針政策的宣傳員、安全隱患的排查員、環境衛生的巡邏員、公共文明的引導員、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打造新業態友好社區互助互愛的濃厚氛圍,編織基層治理“新網絡”。
同時,玉橋街道積極搭建新就業群體流動黨員與轄區黨組織的“溝通橋”,將新就業群體流動黨支部納入社區聯建共建單位,將流動黨員緊密團結在基層黨組織的周圍,為社區黨建和基層治理注入新活力,形成活動聯建、資源共享的輻射帶動效應,共同建設新業態友好社區。
在日常接觸中,近日,“玉見騎士”反映社區許多老年人希望能多了解一些養生健康注意事項,街道新就業群體流動黨支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迅速部署,聯合通州郵政局運河支局金鷹網點黨支部,與玉橋南里社區共同開展“支部聯支部,騎手聯住戶”玉橋街道“玉見騎士”進社區健康公益講座活動。針對老年人常見疾病的發病機理、疾病預防與治療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建議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合理用藥、合理膳食,注意生活細節,保持身體健康,活動受到廣大居民熱烈歡迎。
“社區工作很重要,快遞員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熟悉居民、了解社區,希望能為社區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后續將與街道一起開展郵票賞析黨史、老年義診、老年人手機教學等多項公益服務。”郵政金鷹網點負責人張軍表示。
走出暖心“新路徑”
“發現社區里貼了友好地圖,對于新手快遞員來說挺方便!哪個樓在哪,快遞柜在哪一目了然!”日前,中國郵政快遞小哥李永才來到玉橋南里社區時有了意外發現。
社區地圖是初次拜訪人員了解社區的最佳途徑,也是幫助快遞、外賣小哥提高效率不可或缺的工具。玉橋街道精準服務“玉見騎士”,設置新業態友好社區“暖新地圖”,方便快遞員、外賣員了解社區樓宇、充電樁、快遞柜等在社區內的具體位置,進一步提高快遞、外賣配送效率。
社區地圖均為各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實地走訪核驗后繪制而成。快遞小哥和騎手們感慨,“這個小地圖來得及時又貼心,有了它,再也不會跑錯路、送錯貨了。”“感謝社區,感謝工作人員的付出。”
擴展服務“新方式”
今年夏季,玉橋街道總工會開展了“送清涼”慰問活動,為奮斗在高溫一線的新就業群體送去工會的關懷。
玉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除“送清涼”活動外,玉橋各社區計劃面向“玉見騎士”開展節日問候、安全培訓、心理疏導、健康義診、就業培訓等多種活動,成立社區“護騎服務隊”,幫助騎手化解派件矛盾,推動實現鄰里友好。
同時將進一步組織商戶成為“騎士聯盟”愛心商家,讓外賣、快遞小哥累了能歇腳、飯涼能加熱、閑時能充電、心煩能傾訴,共同筑起“玉見騎士”的溫暖幸福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