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妹兒&編輯|凱
告別黃金時代,互聯網大廠們恐怕無法“有錢任性”了。
這兩天,關于字節跳動或將整體裁撤投資業務的消息引起熱議,1月19日,字節跳動內部人士回應《每日經濟新聞》稱,網傳其戰略投資部門“于18日晚已解散”消息屬實。
該人士表示,公司年初對業務進行盤點和分析,決定加強業務聚焦,減小協同性低的投資,將戰略投資部員工分散到各個業務條線中,加強戰略研究職能與業務的配合。相關業務和團隊還在進行規劃討論。
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背景下,此前的大廠如BAT們都已經有了相關動作:減持的減持,退出的退出……字節跳動只是沒有例外。
01
企查查APP顯示,字節跳動是一家以字節跳動有限公司為主公司,擁有285家成員企業的綜合性集團。
相比母公司字節跳動,其旗艦產品今日頭條更為大眾所熟知。在今日頭條還沒出現的時代,信息傳播還以紙媒和互聯網站為主。用戶看什么內容,大概率在于媒體編輯對內容的版面設置,比如頭版頭條閱讀量一定更高。
2012年,今日頭條發布后,信息傳播的格局徹底變了,逐漸成為“數據導向”。數據能猜到你愛看什么并推送給你,數據也能挖掘更多人愛看的內容……
今日頭條把人性和數據結合到極致,也因此成就了字節跳動數年間的高速擴張。
2014年起,字節跳動便開始涉足投資領域:以數百萬人民幣并購圖蟲網。
此后的幾年里,如下圖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的統計,字節跳動先是圍繞短視頻和內容等核心業務做了新聞資訊、短視頻等布局;后拓展到教育、電商、金融、企業服務等多領域;還有貼近其主營業務的文娛傳媒。
截至目前,字節跳動參與的投融資事件共167起,其中2021年參與的投融資事件超60起,為歷年最高。
如今的字節跳動,已經遠遠不是今日頭條了,儼然一個互聯網帝國。有數據顯示,成立近10年,字節跳動的員工總數已突破10萬人。
02
高速擴張背后,蜜友們可能想不到,字節跳動2020年還是虧損的。
據證券時報此前報道,2020年,字節跳動年收入2366億元,同比增長111%;毛利190億美元,同比增長93%。在蜜妹印象里,這似乎是字節跳動首次通過官方渠道披露財務數據。
盡管增速如此高,但字節跳動2020年全年經營虧損卻達147億元。
這似乎也并非字節跳動的首年虧損。此前據國外媒體報道,其在2017年略有盈利,但2018年虧損12億美元。
2019年的盈虧情況蜜妹沒有查到。在一眾上市的互聯網大廠里,字節跳動屬于“少有”的還沒有上市公司的那位,因而財務數據并不透明。
虧損的另一面,字節跳動營收等數據的高增速似乎也難以維持。
早在2019年,張一鳴就曾公開說,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今日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抖音的情況雖然好一些,但流量見頂也是遲早的事。
雖然互聯網公司不以盈虧論英雄,但數輪融資融到的錢,沒有哪個投資人不想加倍變現。
據企業預警通顯示,目前字節跳動累計融資10次,最新一次G輪融資在2020年12月,金額不詳。據路透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報道,美國私募股權公司紅杉資本和KKR牽頭了字節跳動最新一輪融資。
前9輪分別是:2012年3月9日,融資額500萬元;2012年7月,融資額500萬美元;2013年5月,融資額5000萬美元;2014年6月融資1億美元;2016年12月融資10億美元;2017年9月2億美元;2018年10月40億美元……蜜妹算了下,前9輪的融資總額折合人民幣大概340億元。
03
盡管估值蹭蹭地上漲,但什么時候才能“上岸”?
目前來看不確定性似乎依然很高。騰訊、百度從創立到上市大約都是6年左右;后起之秀拼多多更是從成立到上市不足3年。字節跳動到現在已經10年。此前字節跳動旗下抖音要上市的消息傳得火熱,如今也沒了消息。
在蜜妹看來,監管趨嚴的如今,字節跳動及旗下公司已經錯過了最佳上市時機。看看BAT近1年來蹭蹭下滑的股價就懂。中概股就更別說了,此前的大數據公司滴滴已經宣布要退市,可能要回港。
想象力方面,現階段,字節跳動的年營收走到這個體量,再想達到過往200%的增長已經非常艱難。帶流量、業務擴張的途徑之一:投資,被壓制之后,這一問題顯得更加嚴峻。
雖然如業內人士表示的,戰略投資部裁員并不等于不做投資了,而且戰略投資部的人員向業務端轉移早有發生,不是近期突然發生的。但監管在出拳,影響是必然的。
1月19日,九部門又發布了《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查處平臺經濟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告別“黃金時代”的互聯網大廠們,還能講出什么新故事?
親愛的蜜友們: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用今日詞匯在留言區造句,連續堅持一周,將獲贈《海龜交易法則》《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等好書中的一本(任選其一,先到先得),不重復贈書。如能堅持一個月,將贈送神秘學習大禮包哦。
今日詞匯:顯性成本
Explicit Cost:是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即企業支付給企業以外的經濟資源所有者的貨幣額。例如支付的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