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大家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囤積年貨。
快捷支付免去了給錢找錢、給卡刷卡的繁瑣,指紋支付、免密支付、刷臉支付……日常消費可選的支付方式越來越輕量化、便捷化。
有研究表明,相比擁有真實手感的紙幣,在快捷支付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失去花錢的感覺,從而增加消費的頻次。
有網友也表示:
感覺自己啥也沒干,工資就沒了
可不是嗎?我有幾個月都屬于透支狀態了。看不著錢,花著不心疼。以前從不借錢。現在用支付寶好幾個月了都是拆了東墻補西墻。
視頻
對此,央視頻新聞欄目報道,北京工商大學新商經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周清杰,表示,其實我們原來線下支付的時候,最初用紙幣,花錢是有痛感的,后來用信用卡或會員卡,刷卡的時候痛感可能就有所消失。
如今互聯網時代,交易更加便捷,交易金額別人已經給你輸入好了,只需大家確認,這種“無感支付”大大減輕了花錢的痛感。
這種“無感支付”會不會帶來不理性消費,花多少錢關鍵還得看自己,一是個人收入的多少,二是賺取收入的艱辛程度。但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該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