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加速創新,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企業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但智能需求不斷上漲的同時,軟件從業人員增速卻在逐年下滑,根據工信部數據,軟件從業人員的同比增長速率已經從2014年的16.1%下滑到2021年的7.4%。這意味著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趨于成熟,卻也表明為軟件開發流程解綁,為開發者賦能已然刻不容緩。
軟件開發困局
從996到ICU,軟件開發者時間緊任務重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開發者為什么這么忙,他們究竟在忙些什么?
從軟件研發的整體流程來看,首先需要分析需求和設計系統整體架構,然后進行前端界面開發、技術服務支撐系統開發、業務系統開發、AI系統開發、數據系統開發等一系列工作,此外,還需要進行系統測試以及運維保障系統的維護。雖然大部分情況下,以上工作會根據崗位職責明確分工,看似按部就班,實則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項目都會受影響,甚至崩掉。如果后期需求發生變化,那么開發工作將更加艱難。
除了工作量大,軟件開發還面臨的另一個重大難題是人才缺乏。因為高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開發者招聘尤其困難,另一方面優質人才管理也是個問題;而且,高端人才不足自然會導致代碼質量不高,造成很多編碼內容可讀性差、可維護性差且重復度高。
由此帶來很多重復性難題,導致開發周期不斷被拉長,如此一來,開發者的工作量不可避免地增加,只能加班趕進度。
而開發者加班的主要內容就是寫代碼、查bug、改bug,如此循環往復,越陷越深。
飛算SoFlu軟件機器人解難題
軟件開發問題由來已久,當然也有很多人在嘗試著解決。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案是通過低代碼平臺,讓開發者不用敲寫代碼就實現軟件開發,但就目前而言,市面上常見的低代碼平臺基本是基于 BPM 流程引擎實現,難以實現復雜功能和邏輯,因此只涉及前端開發,使用范圍有限。且通過低代碼平臺產生的服務和應用功能須依賴特定的生態體系才能使用和運行。
而后端全自動開發平臺的研發,因為對技術要求高,前期成本投入大,幾乎很少有公司涉獵。但也有人迎難而上,就比如飛算SoFlu軟件機器人,便實現了軟件的后端全自動開發。平臺采用經過團隊實際驗證的后端開發最佳實踐,在高并發、大業務量場景下也能穩定運行。更重要的是,飛算SoFlu平臺上提供的每個組件都是一個技術點,類似于代碼塊,實現一次開發、自由部署,后續不與飛算SoFlu平臺強綁定。
加上全自動測試平臺和前端全自動開發平臺,飛算SoFlu已經基本覆蓋軟件開發全流程,實現自動化編程。
一“人”全棧解決,實現軟件開發自動化
飛算SoFlu最早發布于2020年底,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已經為金融、醫療、教育、零售等在內的八大行業提供技術支持,被上千人體驗試用。6人+45天實現某國有企大型電商平臺開發、支持某國有銀行軟件中心開發效能大幅提升等案例不勝枚舉。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根本原因在于飛算SoFlu以自動化的方式,解決了軟件開發流程中最令人頭疼的代碼問題,讓開發者從“重復造輪子”的漩渦中解脫出來,實現了軟件開發流程的降本增效,做到“一人一項目,十人抵百人。”
飛算SoFlu的后端全自動開發平臺配置了豐富的組件庫,用戶只要通過拖拉拽組件的方式,在可視化界面完成編程流程圖的繪制,無需敲寫一行代碼,就可以完成后端程序開發,且標準化的組件和平臺內置的標準規范,使得程序更好地保證規范,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bug率。
全自動測試平臺與全自動開發平臺聯動,可在軟件開發完成后,自動生成覆蓋率可達100%的測試用例,并完成測試。此外,還能實現測試生命周期管理、測試用例自動生成、精準回歸測試等功能,讓軟件測試更加簡單快捷。
前端全自動開發平臺配合后端使用,可以簡化后端接口數據聯調,提高前端開發接口聯調的效率。
可以看出,飛算SoFlu正朝著“一‘人’全棧解決:后端開發、前端開發、測試、運維”不斷前進,極大釋放了IT生產力。正如人民日報所報道的,飛算SoFlu有望加速軟件開發進入智能化時代。
結語
我們常常期待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但時代的締造者卻總是被忽略。飛算SoFlu通過自動化方式,賦能開發者,使其從重復繁瑣的底層代碼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可以更多地專注于頂層架構設計,不僅可以使開發者更好地施展自身才能,而且開發者效率的提升,必定能推動社會智能化加速發展。
關鍵詞: SoF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