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北運河碧波蕩漾,一艘游船從漕運碼頭出發,沿著全新的航道,朝著甘棠船閘的方向乘風破浪……至此,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正式旅游通航,市民可乘坐游船開啟全新的水上游覽線路。據悉,這是北京市第一次出現Ⅵ級航道和航運。在明年與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連通后,還將第一次出現跨省的水路運輸。
“兩優一先”黨員代表作為首批游客登船
昨日,一場頗具運河文化特色的通航儀式在甘棠船閘舉行。“遠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條船啊,高高燃燈塔呀,是條大桅桿……開船嘍。”運河號子非遺傳承人的一曲《船工號子》更是將現場觀眾帶入古代運河漕運歷史記憶里。而“兩優一先”黨員代表作為首批游客登上游船,揮舞五星紅旗與現場觀眾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據了解,北京市位于京杭大運河最北端,千百年來流淌的運河水匯聚于此,凝結了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近幾年,北京市全力推進大運河北京段全線旅游通航。市水務局、市交通委、通州區政府聯合制定了大運河全線旅游通航工作方案,在相關部門的共同推動下,2019年10月3日大運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已正式實現旅游通航。之后,各相關部門對北運河下段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建設船閘和碼頭,布設助航標識,配套相關保障措施,最終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從甘棠閘至市界28.7公里河道于昨日正式實現旅游通航。兩段航道正式連通,市民可以乘游船在40公里河道上“一坐到底”。
最多可雙向通行8艘游船
據市水務建設管理事務中心主任薛文政介紹,在建設過程中,水務部門對北運河甘棠閘至市界段28.7公里主河槽進行了疏挖,將河道拓寬到140米至180米,并加高了堤防,建設了避險平臺、濱水護河通道及堤頂綠道等,實施了景觀綠化。“現在正值汛期,水務部門在提高北運河防洪排澇標準的同時,全面保障通航安全。”薛文政表示。
同時,為了保障游船通過,水務部門對甘棠閘、榆林莊閘進行了改建,在河道一側增加船閘供游船通過。據了解,甘棠船閘及榆林莊船閘均為雙線船閘,最多可雙向通行8艘游船,通過合理運行調度可以滿足遠期客運量250萬人次的需求。
三條游覽線路一短一長一夜航
據悉,市文旅部門也正結合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游5A級景區建設,完善旅游產品。通州區為了滿足游客上下船和交通接駁需求,配合運營公司游船航線設置,在大運河沿線1號碼頭、2號碼頭、漕運碼頭和柳蔭碼頭的基礎上,新建了儒林、和合驛兩座臨時浮碼頭。目前,兩座碼頭均已配套移動衛生間和臨時停車位。
通州區水務局副局長劉振鋒表示,目前根據碼頭地理位置和40公里航道周邊情況,已經按照“一短、一長、一夜航”的模式,確定了三條近期游覽線路,滿足運河城市段、運河兩岸經典景觀的水上休閑觀光和北京段全程體驗的需求。新開通的長線為慢游模式,可到達和合驛碼頭,航行中安排特色產品展示、大運河文創產品售賣等,并提供餐飲。
下一步,通州區將不斷完善橋梁夜景照明景觀,帶動旅游資源和產品開發,在綜合考慮旅游資源、景區聯動、古驛復原等綜合要素的基礎上,將在運河兩岸分期新增游船碼頭,改善周邊生態環境,給廣大市民提供旅游休閑新去處。
明年6月將可乘船到河北
大運河北京段的通航,給北京市水上交通運輸業帶來新業態、新情況和新要求。市交通委員會水運處副處長袁永軍指出,大運河的通航將創造多項新的歷史:北京市第一次出現航道和航運;第一次出現船閘等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第一次出現市內水路運輸;明年與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連通后,還會第一次出現跨省的水路運輸,“目前,大運河河北廊坊段也與北京段同步分段試通航,明年6月游客將實現乘船至河北的愿望,實現京冀互聯互通,遠期還將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袁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