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出行政策變化的背景下,今年的國慶假期在平穩有序中度過。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疫前同期的70.1%。
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全國高速平均擁堵里程較去年下降三成,以短時間、近距離為特點的省內游、近郊游備受國人青睞,整體人口流動規模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攜程提供的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國慶,受周邊游熱度進一步提升、城市旅游品牌持續深化的影響,區域旅游比以往更為火熱。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為代表的都市經濟圈旅游出行繁榮,選擇城市休閑、宅度假和周邊深度游的游客增多。
交通擁堵里程同比下降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全國預計共發送旅客4.03億人次,日均5750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下降33.9%,比2020年同期日均下降7.5%。
有專項調查數據顯示,49.1%的游客選擇省內跨市游,比去年提升4.1個百分點;88.3%的游客出游距離在300公里以內;選擇自駕出行游客達到了55.8%,比去年提升10個百分點;游覽城市周邊鄉村、郊區公園的游客比例分別為28.9%、25.8%,分別比去年提升4.6、5.7個百分點。
短途自駕游的增長,讓擁堵成為很多人今年十一游的“關鍵詞”。高德地圖發布的《2021國慶出行報告》顯示,相較于去年十一黃金周出現的報復性出游,今年國慶假期全國高速運行平穩,10月1日至5日全國高速擁堵里程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37%,較2019年同期上升6%。
百度地圖節假日出行儀表盤統計顯示,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國高速平均擁堵里程1263.03km,較2020年國慶假期下降31.2%,較2019年國慶假期上升40.6%。由于東部較發達的經濟與旅游資源,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部分假期期間的高速路段擁堵壓力較大,出游、探親等車流并行。
在交通樞紐人流熱度方面,自9月30日起,全國各地交通樞紐提前進入繁忙運行階段。據百度地圖節假日出行儀表盤數據顯示,9月29日至10月7日,全國熱門交通樞紐人流指數排行TOP5依次是:廣州南站、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杭州東站、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中短途旅行的游客偏向于高鐵、火車出行,而跨省游、中長線旅行的游客更偏向于耗時短的飛機。
“補償式出游”需求強勁
從多家OTA發布的數據來看,不同于往年“十一”假期長線游走熱,今年受天氣影響和局部疫情變化,周邊游和近郊游成為主流。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重慶、杭州、深圳、西安、武漢、南京為國慶期間排名前十的目的地。此外,除自然風光類景區外,紅色旅游、主題游樂園等具有各類文化價值的線路熱度攀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十一”假期游客“補償式出游”需求強勁,而受疫情變化的影響,更多的游客還是傾向于本地游、周邊短途游。
而旅游市場的熱度帶動下,國民消費熱情勢頭強勁,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成為假期國民最熱衷打卡的“購物天堂”。據百度地圖節假日出行儀表盤數據統計,9月29日至10月7日,廣州正佳廣場、北京薈聚購物中心、上海環球港、天津天河城、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分別占據全國熱門購物中心前五位,人流指數較平日翻倍增長。
國慶假期的人口流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大城市的吸引力。來自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10月1日全國人口遷徙規模日達到峰值,熱門遷入和遷出地主要集中在以北京為首的京津冀地區、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以廣州為首的珠三角地區和以成都為首的成渝地區。相較于去年,今年的人口遷徙規模整體較低,且受錯峰返程影響,全國遷徙高峰僅出現在國慶首日,整體熱度較去年有所下降。
隨著國內經濟復蘇態勢持續向好,剛性的商旅出行需求依然是一些旅游企業的重要業績支撐,縱使今年接下來已經沒有法定假期,商旅市場依然值得期待。(陳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