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張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山長圖在微博上走紅,點擊量超2000萬,很多網友被深深震撼。
圖片拍下了山脈長達480公里內的近千座山峰,包含7座8000米以上山峰,100多座7000米以上山峰。
拍攝這張世界屋脊“全家福”的是一位川大教授。拍攝喜馬拉雅山脈20余年的他,根據衛星云圖,飛行線路特地挑選了航班,隔著舷窗,用四張照片拼接合成了超片,又同山岳協會的朋友查閱畫冊、多種技術比對,標注出了其中的840座山峰名稱和高度。他告訴記者,標注工作還在進行,最終可能超過一千座。
不少登山家和外國專家看過后都表示,從未見過類似的喜馬拉雅山脈全景圖,它可能是現有資料中最清晰、范圍最廣、標注最全的雪山圖片,有網友稱之為史上最“偉大”的雪山標注圖。能將這么多“同框”的山峰標注出來,也是一項非常罕見的工程。
“數百公里無云的天氣狀況太少見了!”
7月23日下午,記者撥通了天書(網名)的電話,他告訴記者這張照片拍攝于2018年11月7日。
一張震撼的喜馬拉雅山脈的長圖在微博上走紅(點擊查看大圖)
“這張照片是當時在尼泊爾上空,要進入中國境內的時候,我坐在飛機的左側拍攝的。照片中是從馬卡魯山段到安納普爾娜山段,接近480多公里的距離,這個距離的上空沒有云是非常罕見的。”
天書反復強調,這樣的天氣狀況實在太難得。尼泊爾分雨季和旱季,雨季一直在下雨全是云,旱季的時候尼泊爾有霧霾,一般只能在飛機上看到一部分的雪山,400多公里無云的情況非常少。找了很多國外的雪山愛好者和專業研究人員,他們也都表示幾乎沒見過這種情況。
天書在登山
“除了天氣,那天的航班也非常好,飛機新,舷窗干凈,也保證我拍攝的畫質非常好。”當飛機升空時,他就意識到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從起飛到飛機降落拍個不停,一共按下了近500張照片。“除了拍攝左側,我后來還和別人換了位置來到飛機右側窗戶拍攝,入行以來從沒見過這樣無云的天氣。”
每年天書都會去尼泊爾拍攝雪山,空中是不可多得的拍攝機會,所以買機票時他也會特地策劃線路和天氣。2018年10月他來到干城章嘉拍攝,不過呆了20天天氣都不好。本來定的是11月11日的飛機,6日的時候看云圖,看天氣預報發現第二天天氣會非常好,就趕緊改簽了飛機。
“插旗”用到軟件三維比對
這張照片最初在@老J不老 的微博上走紅,圖中的山峰便是由他和天書共同標注的。在雪山上標注山峰和高度,在愛好者口中叫做“插旗”,老J便很熱衷于此。“天書其實自己會插旗,但對于這張照片沒把握,就找到我說希望我能幫忙標注一下他拍的這張,以便跟他以前自己的標注進行對照。
”兩人是在喜馬拉雅山岳會中認識的,這個組織由一群山川拍攝研究者成立。老J告訴記者,因為幾年前的尼泊爾徒步,他對雪山的名稱和海拔資料產生了興趣。越了解越發現,這里面趣味無窮,便開始愛上了研究雪山。此前他一直一個人閉門研究,后來在查找資料的時候認識了幾位共同興趣的朋友,漸漸地就有人拿照片來找他幫忙。
“我大約花了一周的業余時間,用谷歌地球軟件進行三維比對,用德國工程師金特·塞弗斯老先生所建立的喜馬拉雅資訊網上的地圖作為參考,對這張照片進行了標注,為了保證準確性,我把地圖上有海拔的都標注上去了,這樣便于進行校驗。不知不覺弄完以后,才發現一共標注了820多個(包括有名字的和只有海拔數字的)。”老J告訴記者。
除了這些,他們還用等高線地圖幫助標注,找來上百本畫冊一一比對確認,還用到一些山峰識別的軟件和外國專家的指導。天書告訴記者,拍攝圖片的過程很短,但是為了“插旗”他自己前后花了幾十個小時。“這還是建立在對山川非常了解的基礎上,這一方面的知識我們這些愛好者水平并不比一些專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