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監督管理手段,漯河市審計機關和網信部門創新建立“網審聯動”監督模式,首次將網絡安全建設和資金管理績效納入審計范圍,通過監督融合、工作配合,形成了“1+1>2”的疊加效應,為筑牢漯河市網絡安全防線保駕護航。
目前,漯河市是全省唯一開展網絡安全審計機制創新的省轄市,相關做法受到省委網信辦充分肯定。自2021年5月“網審聯動”實施以來,漯河市共審計52個單位150個信息系統,涉及建設運維資金12000多萬元;督促14個信息化項目開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關停合并互聯網網站2個,挽回投資損失13.71萬元。
聚焦關鍵領域,強化組織方式創新。面對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審計機關以高度的責任感,切實擔負起護航網絡安全的責任,通過“網審聯動”等多種方式加強組織協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通過審計整改促進防護措施更加完善,確保網絡和數據安全。年初,審計機關及時向網信部門提供項目年度計劃,網信部門據此向審計機關提供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情況及網絡安全檢查(自查)報告等資料,審計機關經過分析研判,找準關鍵領域,全年對被審計單位落實網絡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審計。同時,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將領導干部落實網絡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作為履行經濟責任的重點內容,形成審計監督全覆蓋。聚焦審前調查,強化審計重點。通過座談、調查表填報、現場核查、向有關部門了解網絡安全事件和網絡攻擊的通報等方式,全面摸底和掌握被審計單位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總體情況,確定審計內容,明確審計重點,為制訂審計實施方案和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打好基礎。聚焦網絡安全管理,強化責任落實。了解信息化建設、運行和管理以及網絡安全的制度落實等情況,核查信息系統使用率、等級保護測評,重點對人員配備、應急處置等情況進行核查,推動提升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等。針對審計發現的網絡安全漏洞和風險隱患,督促被審計單位采取邊審邊改、開展應急演練等措施堵塞漏洞,保障信息系統安全、可靠和高效運行。聚焦科學整改,做好“審計后半篇文章”。審計機關與網信部門共同指導各單位解決建章立制、預算管理、績效評價、責任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個性特點、總結共性問題,提高整改科學化水平。
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