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 正文

              場景化智能運營落地成都地鐵全線,科技賦能城市軌道交通

              2021-11-17 07:36:4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由商湯科技、智元匯等共同打造的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在成都地鐵全線網12條運營線路全面投入應用,通過對安檢、測溫、檢票等環節進行智能化升級,實現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地鐵還配備了全線網、全通道無接觸式的“無感乘車”,這也是“無感乘車”全國首例應用于500公里以上超大線網。

              為何要建設這一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商湯科技業務副總裁陳治華介紹稱,當前,隨著地鐵線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客運量的與日俱增、防疫常態化舉措的嚴格落實,不僅安檢工作會面臨超高負荷,車站通行效率也迎來極大考驗。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相關難題。同時,據了解,目前AI賦能城市軌道交通仍然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未來還有很多智能化場景亟待解鎖。

              地鐵建設投資創新高,高峰期保障高效安全運營是關鍵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以下簡稱中軌協)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大陸地區共有45個城市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其中地鐵運營線路占比達到了78.8%。隨著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地鐵逐漸成為大中型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選擇。2020年成都等6個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占公共交通出行比率超50%。

              一方面,相較于公交、私家車等交通工具,地鐵相對準時,一般不會面臨堵車的困境,也符合當前社會節能減排的需求;另一方面,當前地鐵建設正在加速期,覆蓋范圍廣,乘坐出行便利,中軌協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完成建設投資城市軌道交通6286億元,創歷史新高,超7000公里的建設規劃線路正在實施中。

              當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地鐵出行,地鐵的客運量也逐漸龐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國城軌交通累計完成客運量近176億人次,高峰小時斷面客流最高近6萬人次,這對于地鐵運營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也對居民的乘坐體驗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安全問題一直是地鐵運營最大的難題,這其中包括扶梯、電梯、臺階等易發生危險的場景,也包括人員擁擠、夾帶危險物品等人為因素,同時列車在運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灌水、落石等危險因素。

              同時,隨著地鐵建設規模的增大以及與商業體的結合,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也成為提升地鐵運營質量的一個方向。“在復雜的空間里,如何提升市民的出行服務,實現美好出行;根據不同站點的出行情況做到車輛的智能調度,緩解擁擠壓力,都是需要解決的服務問題。”陳治華表示。

              此外,今年8月,《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發布,其中指出“對普通公眾來說,除了在密閉場所需要戴口罩外,當處于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和公園等室外場所時,也需要佩戴口罩。”佩戴口罩成為當前乘坐地鐵的必備防疫舉措,但進站時如果需要摘下口罩進行驗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風險。

              根據最新人口普查結果,中國人口正在逐漸從農村向城鎮轉移,與2010年相比,2020年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這意味著地鐵出行的乘客在未來將會更多,地鐵運營面臨的人流和安全壓力亟待解決,居民的乘坐體驗亟待提升。

              科技賦能地鐵運營:智慧安檢、智慧測溫、無感通行

              科技是解決目前地鐵運營困境的利器,用自動化技術代替人工,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中軌協數據顯示,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超50%,同比增長3.5%。

              近幾年,相關機構也發布了文件和報告強調智慧化運營對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重要性。2020年3月,中軌協發布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提出要“推進信息化,發展智能系統,建設智慧城軌”。

              去年10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藍皮書: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報告(2019~2020)》,其中提到,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不斷發展進步,打造高度智能化的運輸組織和客運服務已成為必然趨勢,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將迎來全新的智能時代。

              近日,在成都地鐵全線網12條運營線路全面投入應用的“三合一”智慧乘客服務平臺,便是科技賦能地鐵運營的最新例子。“三合一”智慧乘客服務平臺涵蓋智慧安檢、智慧測溫、智慧票務三大智能系統。

              其中,智慧票務系統的最大亮點便是無接觸式“無感乘車”系統,乘客出入閘機時,無須再掏出車票或手機停駐,也無需摘戴口罩,只要面向設備,待系統核驗確認后直接過閘。據商湯科技介紹,即使在復雜光照、多人等場景下,也能精準完成,并避免偽造、照片等盜刷、代刷行為。

              此次在成都上線的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共計覆蓋287座車站,超過700個安檢點和8500個閘機,體量和規模較為龐大,為平臺的上線帶來了挑戰。

              智元匯智慧乘客服務平臺項目實施負責人蒲磊介紹稱,不同的線路或車站的自動售檢票系統(AFC)集成商不同,對于不同設備、系統快速完成統一升級、改造、集成,是項目的一大難點。“連續7個月,團隊所有人每晚在地鐵停運后進行調試,最高峰的時候一個晚上完成30個站的技術測試。”蒲磊說。

              無需摘戴口罩實現“無感通行”過閘,既是此次項目的亮點也是難點。

              蒲磊介紹說,“此次上線的系統對交互過程時間有嚴格要求,每秒鐘需要同時處理1萬人并在300毫秒內完成比對,時效性要求高、范圍大,是目前全國公共交通場景里規模較大、難度較高的。”

              “無感通行”需要在千萬級底庫和高并發環境下,進行高精度、低延遲的1:N比對,技術挑戰和部署難度之高前所未有。據商湯科技介紹,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從信息獲取、識別、比對、支付到票務平臺的整個流程處理只需不到200ms,乘客過閘時沒有任何延遲感。

              未來的智慧車站:相關部門統籌規劃,更多智能化場景解鎖

              根據市場調查,目前全國總共有超過29個城市參與建設或有意向建設智慧車站。雖然目前科技賦能車站已經實現了諸多突破,但仍然還處于探索階段。

              在陳治華看來,“智慧車站不可能一次性建成,需要從大數據系統架構出發,進行頂層設計與建設規劃,從相對獨立的項目建設模式,轉到可成長型系統的持續建設,這涉及到不同部門的協調與統籌,還需要逐漸形成共識。”

              同時,隨著5G、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智能化場景即將解鎖。商湯科技目前研發的地鐵運營智能化場景,“包括地鐵智能視覺系統,即通過多算法的識別與GPU集群支撐系統,實現對場景中危險因素智能識別,自動告警,防止危險的發生;地鐵美好出行系統,以AR導航為核心技術,為出行者提供最優的地鐵出行方案,包括哪里下車、哪里進站、到哪里吃美食等。”

              科技的發展總是可以突破人類的想象,暢想未來的智慧車站,陳治華認為AI除了可以賦能無感通行,還有很多可能性。通過構建人與站、人與車、人與物、人與人的及時感知、識別、分析、決策、互動的智能化融合分析系統,全面提升車站運營能力,實現市民的美好出行。文/范芊芊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熱點話題

              熱點推薦

              頭條

              ?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黑人粗长大战亚洲女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亚洲国产高清人在线|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