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工信部要求9月17日各互聯網平臺按標準解除屏蔽網址鏈接,否則將依法采取處置措施。幾天過去了,這些網絡平臺有何變化?
9月17日,記者實測發現,微信有限制打開淘寶、抖音等鏈接,點擊相應鏈接后頁面彈出安全提示并設有繼續訪問按鈕;在淘寶中點擊來自微信、抖音的鏈接會顯示安全提醒,點擊同意后可在瀏覽器中打開并跳轉到相應APP中;在抖音聊天界面可以直接打開淘寶鏈接或相應的微信頁面等。
9月17日,記者分別聯系了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三家互聯網公司,就工信部有關互聯互通整治要求的相關事宜進行采訪,截至發稿前,微信方面回應稱以安全為底線,將分階段、分步驟實施互聯互通方案,同時積極配合其他互聯網平臺共同落實本次指導意見,探討在其他平臺上順暢使用微信服務的技術可能性,實現進一步的互聯互通。
工信部重點治理網址屏蔽行為
9月13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平臺經濟發展很快,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方便群眾生活方面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需要在技術方面解決,有的需要在管理方面解決,還有一些需要各方聯動系統解決。
“要從發展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互聯網安全是底線,互聯網發展一定要能夠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最終促進互聯網行業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肖亞慶表示。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工信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在前期開展了APP專項治理的基礎上,經過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從今年7月啟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主要對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威脅數據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等4個方面8類問題進行集中整治。
網址的屏蔽是此次重點整治的問題之一。趙志國在會上表示:“怎樣能夠保障合法的網址鏈接正常訪問,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基本要求。無正當理由來限制網址鏈接的識別、解析和正常訪問,應該說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也損害了用戶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用戶對這方面反響強烈,我們收到的舉報、投訴也比較多,所以當前我們也正在按照專項行動的方案安排,指導相關互聯網企業開展自查整改。”
屏蔽鏈接是《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
9月16日,《人民郵電》報專題報道指出,營造互聯互通的網絡生態是民心所向。互聯網發展一定要能夠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全方便,助力經濟社會各方面安全健康發展,最終才能促進行業自身和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互聯互通的互聯網利好全社會。
我們發現,到目前為止常用的移動互聯網APP仍沒有實現完整的互聯互通。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方興東認為,我國互聯網經過多年的發展,各巨頭之間已經建起了各自的“圍墻花園”,這是一項多年積累、不斷加筑工事的“工程”,涉及很多技術層面和業務層面的操作,不僅涉及網頁層面更涉及APP層面,涉及明面上的信息內容更涉及深層次的數據信息等。
這需要深入明晰技術層面的操作,也需要確定規則。他認為,缺乏競爭制約的互聯網大廠,出于自身商業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將自身的商業邏輯凌駕于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默認規范之上,然后日積月累,競相效仿。廣大用戶雖然深受其害,卻也無能為力,只能逐漸習慣“圍墻花園”現象的存在。
誠然,每一家網絡平臺對于互聯互通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企業優勢是社交,有的優勢則是電商,所以每家企業對于互聯互通的積極性也不一樣。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律師表示,建立在微信之上的“流量王國”是騰訊最大的優勢,騰訊以微信等產品作為流量入口投資各個企業,不被投資的企業則實行差別待遇,對于競爭對手則采取屏蔽封殺等手段,進而建立起更大的利益共同體。互聯網企業究其根本仍是對于用戶注意力資源的爭奪,“比如說我多刷一分鐘抖音,就少玩一分鐘騰訊游戲。”其背后巨大的利益競爭使得他們不得不屏蔽封殺競爭對手。
而對于互聯互通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游云庭認為存在的可能性比較小。微信本身甄別競爭對手和違法網站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像抖音、淘寶這些鏈接在安全性上已經做了充分的保障,本身和微信一樣安全。所以安全只是個“幌子”,實則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
方興東認為,互聯互通的問題在本質上依然是互聯網反壟斷的問題。在互聯網發展早期,為了共享、互聯,為了把大家連在一起,沒有設置各種屏障,大家想的是怎么連通起來。隨著互聯網發展進入壟斷競爭階段,壟斷的邏輯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巨頭之間開始限制各種數據的分享。實際上,各國的反壟斷法都有明確規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沒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而屏蔽鏈接就是拒絕交易,是《反壟斷法》禁止的壟斷行為。
互聯互通之路還有多遠?
“縱觀互聯網‘筑墻’的歷史,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利益二字。屏蔽外鏈,提高外鏈的技術門檻,其初衷就是競爭。”方興東表示。屏蔽外鏈的本質就是借助自身壟斷性的流量優勢,有效抵御和限制競爭,并且通過選擇性導流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
實際上,因互聯網活動產生的流量應當屬于公共流量,平臺之間的相互屏蔽行為有把控公共流量為自己公司利益服務之嫌,與公眾利益相沖突。拆除平臺之間的“圍墻花園”是一種必然趨勢,但這項工作最大的難點是利益,對此,沒有互聯網巨頭是有內生動力的。方興東認為,互聯網巨頭考量的往往是自身利益的得失,而不是整個產業的利害關系。因此,專項整治行動可能會遇到各種方式的阻礙來阻撓、延緩解除屏蔽鏈接。
最新數據顯示,微信月活用戶超過12億,淘寶月活用戶達9億,抖音月活用戶近6億。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似乎給了互聯網巨頭可以“主宰”用戶使用習慣的權力,而絕大部分用戶為了滿足社交、在線支付等需求,不得不向因平臺利益之爭而造成的上網不便一再妥協,甚至逐漸失去使用者的話語權。
對于行業發展來說,屏蔽外鏈的行為更是給了互聯網巨頭一把隱形的劍,一旦有不符合平臺利益的競爭者出現,就揮劍切斷其發展之路,導致互聯網中小企業發展受限,不利于互聯網行業突破創新。
互聯互通本來就是互聯網的生命線,是互聯網的基本規范和要求。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是大趨勢,是不可逆的,符合網友的期待和互聯網的初心。
對于如何實現互聯互通,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學院教授陳兵認為,實現互聯互通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法律和政策的關系、市場和行業的關系。對于妨礙互聯互通的行為,則需要通過法律層面進行規制。
記者采訪了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此前的自查整改中,部分互聯網企業對屏蔽網址鏈接問題的認識與專項行動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為此,工信部采取了行政指導會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幫助企業認識到互聯互通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求企業能夠按照整改要求,務實推動即時通信屏蔽網址鏈接等不同類型的問題能夠分步驟、分階段得到解決。
下一步,工信部將聚焦重點整治問題,一是加強行政指導,對整改不到位的問題繼續通過召開行政指導會等多種方式,督促企業抓好整改落實。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將各種線索渠道收集到的問題納入臺賬,并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通過實地檢查、撥測驗證、技術檢測等多種方式,確保問題能夠整改到位。三是強化依法處置,對于整改不徹底的企業也將依法依規采取處置措施,整改一批典型違規行為,查處一批典型違規企業,推動形成互通開放、規范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聯網發展良好環境。(方正梁 鄧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