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成為山東省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數據驅動的“四新”經濟業態不斷涌現,基本形成產業體系完善、標準規范健全、安全保障有力、融合應用廣泛的數據要素體系,全面助力數字強省建設。
產業發展規模再上臺階。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助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形成新的增長極;打造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數據產品和大數據企業,提供技術研究、設計開發、數據交易、咨詢培訓等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大數據企業超過3000家,數字產業化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升級濟南、青島兩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煙臺、臨沂、濰坊、威海、濟寧等市大數據產業特色園區,重點培育50個以上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區。
數據要素配置效率優化。各行業、各領域數據資源共享開放能力、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實現明顯提升。到2025年,全省制造、能源、金融、交通等領域《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貫標單位超過300家;10家以上重點工業企業開展數據增值流通先行先試;山東數據交易平臺、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數據流通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數據融合應用廣泛深入。大數據與工業、農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數據驅動的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到2025年,拓展一批工業大數據典型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數字化標桿應用,建設一批“數字車間”“數字工廠”。建成3個左右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累計培育50個左右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數字基礎設施全國領先。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5G網絡用戶普及率達到56%,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山東分中心和一批省級工業大數據區域中心、行業中心和邊緣級數據中心標準機柜15萬架,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IPv6實現商用部署,建成濟南、青島兩個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和1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子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