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成功發射,接替他的“哥哥”神舟十二號繼續開展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載人飛行任務。
“整個空間站系統,空間站三艙+神舟飛船+貨運飛船,電源的能量是可以互相傳動、互相補充的。其中,為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采用了低壓電源系統的神舟飛船將作為受電端,接受來自空間站的并網供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神舟飛船電源分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唐筱說。
唐筱介紹,神舟十二號在軌運行期間,開展了與空間站核心艙的并網供電試驗,在前向并網端口接受了來自核心艙的電能補充。他們分別驗證了飛船不同負載、不同發電能力組合工況,覆蓋了光照區和陰影區的交替變化,充分考核了并網供電功能和并網控制策略的正確性。
“為了讓神舟飛船以更加可靠的狀態參與聯合供電,研制人員進一步開展了提高電源產品的可靠性的一系列工作。”811所神舟飛船電源分系統主任設計師鐘丹華舉例:如首次在發射場開展了整船狀態下的太陽翼展開、測試及相關工作,讓太陽電池翼具備整船狀態下展開、收攏及測試的能力。
與以往太陽電池翼在推進艙單艙狀態下的展開、收攏相比,此次試驗需要更大的精密轉臺以托舉三艙的重量,并需要設計專門的展開延長支架,以在三艙組合狀態下避開軌道艙、返回艙艙體的干涉,順利吊掛太陽電池翼。
當時間緊、任務重的難題再一次擺在眼前時,這支身經百戰的研制團隊周密策劃、協同配合,制定了72小時兩班倒工作制,合理安排流程,成功完成了相關試驗工作,為型號的發射任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繆新培 付毅飛 何亮)